攻坚克难谋突破 久久为功筑根基
“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这句精辟之言,深刻揭示出治国理政中辩证统一的实践智慧。它既非简单的一刀切,更非消极无为,而是对复杂治理情境的精准把握——唯有在攻坚克难与滴水穿石之间巧妙平衡、协同发力,方可开创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攻坚战,是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为发展扫除关键障碍的雷霆手段。面对复杂而严峻的现实挑战,当机立断、精准发力尤为关键。无论是科技领域被“卡脖子”的痛楚,还是改革中盘根错节的“中梗阻”难题,皆需以“攻坚战”之勇毅,找准痛点,集中突破。从我国在量子计算、大飞机制造等尖端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到脱贫攻坚战中对深度贫困堡垒的集中攻克,无不闪耀着“攻坚战”的智慧光芒。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找准关键、全力一击,方能打开局面,为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然而,并非所有问题都适合“快准狠”,许多深层次矛盾、系统性难题,尤为需要“久久为功”的韧性与恒心。这恰似中医治本,非一日之功可成。生态环境修复、社会文明培育、制度体系完善等宏大事业,皆如“病去如抽丝”,需绵绵用力、日积月累。从“塞罕坝”三代人接力染绿荒原,铸就“绿色长城”的不朽传奇,到“千万工程”二十年深耕乡村,终绘就现代“富春山居图”的壮美画卷,都深刻印证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持久战精神。这些事业需要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方能积小胜为大胜。
攻坚与持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辩证统一。攻坚战为久久为功开辟空间、注入动能;久久为功则为攻坚战巩固成果、筑牢根基。改革事业正是二者协同的生动写照,财税体制、司法体制等关键领域的改革,为整体改革“破局开路”;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创新生态等基础工程则需长期精耕细作,为改革“保驾护航”。这种战略配合的智慧,正如古人所倡:“致广大而尽精微”,既登高望远胸怀全局,又脚踏实地深耕细作。
攻坚克难谋突破,久久为功筑根基。这“辩证统一”的治理智慧,正是应对百年变局、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方法论。它要求我们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直面关键挑战,同时怀揣“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恒心深耕基础工程。唯有在“攻坚战”的号角与“持久战”的韧劲中精准切换、协同发力,我们才能在时代洪流中踏浪前行,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新篇章!(范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