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新型经济业态赋能乡村振兴

2025-04-29 11:15:56 | 来源: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人民政府

当前,“低空经济”“银发经济”“谷子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蓬勃发展,为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这些新兴业态在各领域展现出强劲引导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创新路径。

银发经济激活康养文旅新动能。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各地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大力推进老龄产业和老龄事业。各地多维度多模式建设专业养老服务中心,提供老年食堂定期体检、健康管理等服务,构建“网格化+智慧化”养老体系,精准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并创造家门口就业岗位。例如“油橄榄种植+康养+文旅”为代表的融合模式成为乡村发展新亮点。党员干部应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吸纳赋闲老龄劳动力,以康养产业为依托,开发林间疗养步道、农产品共富工坊等特色项目,形成“农文旅康”一体化产业链,带动乡村经济稳步前行。

低空经济按下乡村发展加速键。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为农业林业发展加快产出。在乡村农业生产中,新农人回村利用无人机规模化施肥、喷洒农药等作业模式,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促进传统农业智能转型,小团队生产出高质农产品。低空经济运用在物流、运输行业,将更好更快省时。当前低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党员干部要有前瞻性思维,布局未来,调研低空经济全产业线,做好从业人员的培训,引导乡村人员参与到低空经济环节中,促进乡村经济提质升级,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智能化。

谷子经济构建乡村文化品牌路。以年轻群体为核心的“谷子经济”,体现年轻人的消费模式从冲动型向个性化转变。年轻人热衷为文化IP付费,并不断参与推动文化创新和创意产出。党员干部可立足本土资源,挖掘历史典故、非遗技艺等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文化IP。开发乡村主题盲盒、手工艺品等文创产品,结合线上直播、主题展览等多元宣传方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打造独有文化品牌,提高乡村文化的软实力,形成“文化引流—消费变现—反哺乡村”的良性循环,为乡村经济注入青春活力。

新型经济业态的深度融合,正推动乡村从传统发展方式向优质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转型。党员干部需以创新思维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发展机遇,通过资源整合、技术赋能、文化深耕等方式,构建多元协同的乡村经济新生态,为乡村振兴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王巧琴)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