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以中国式现代化之笔绘就民族复兴新画卷

2025-01-13 14:44:46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委组织部

“现代化”一词,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是无数国家和民族前行的方向。在人类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中国式现代化正以其独特的内涵、坚实的步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坚守人民至上,夯实现代化的民生根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它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到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从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兜牢民生“安全网”,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都是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注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无论是科技创新前沿的科研人员,还是扎根基层的乡村干部;无论是默默奉献的产业工人,还是活跃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创业者,广大人民群众以勤劳和智慧汇聚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才拥有了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秉持创新驱动,激活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中国式现代化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到“奋斗者”号深海万米载人深潜,从北斗全球组网到5G商用加速推进,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不懈努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让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创新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领域,还涵盖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在理论创新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制度创新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文化创新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全方位的创新,让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坚持绿色发展,擦亮现代化的生态底色。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从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绿色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积极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的征程上,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贺晋源)

【责任编辑:吴全画】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