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钝感力”的年轻干部
近日,“钝感力”一词火爆网络,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强调的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钝感力”的实质完全吻合年轻干部成长的需要,使年轻干部明白自己优势何在、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去,坚定目标,不畏困难。针对年轻干部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有“钝感力”的年轻干部会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工作就像一场战斗,是一场不间断的、让人无喘息余地的追逐。在一次次胜利中间夹杂着许多次失败和拒绝,在喜悦、期待、得意与兴奋之中往往夹杂着恐惧、拒绝和失望。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也不论遇到多少次挫折,但拥有了“钝感力”的年轻干部,将会始终相信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要有始终燃烧的激情、“拼命三郎”的拼劲,更要有“钉钉子”精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阻力再大也要干下去,关键时刻要冲得出、紧急关头要豁得出,做到机遇面前锲而不舍,困难面前勇于进取,责任面前敢于担当,在啃硬骨、破坚冰、攻碉堡、挑大梁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静水流深,清者自清,古人何尝不自苦。”有“钝感力”的年轻干部会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的内容。坦然面对不善言语,年轻干部应坚定理想信念,将流言蜚语当做成长路上的鞭策,把嫉妒讽刺视为进步路上的教导,正如“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年轻干部心有所信,便能快速成长。
“得志不忘形,失意莫丧志。”有“钝感力”的年轻干部会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要在工作中时刻怀有谦虚之心,与时俱进,发挥青年人才智,聚焦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事业发展,积极发挥年轻人思想活跃、敢想敢干敢闯的优势,多出好主意,多出好点子,善用“新方”“良方”医治“疑难杂症”,勇做逐浪前行的新时代青年。认知自己是困难的,但是能够正确而深刻地认知自己,无疑是一种出色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让一个人冷静分析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判断出自己优势与劣势,从而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掌握好“钝感力”,时时处处真抓实干、务实担当,用实打实的行动以学促干求实效、以知促行谱新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张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