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化 > 正文

当博物馆学会“冲浪”传统文化也能拥抱新未来

2025-05-22 16:08:50 | 来源: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组织部

国际博协官网更新公布了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成为全球文博界焦点。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殷商文明特展,到湖北地铁里的“流动文物长廊”,从法国印象派真迹跨洋展出,到AI云展让千年编钟“触手可及”,全球各地的博物馆都在变着花样“拥抱”新时代。这些热闹的文化事儿里藏着个明白道理:现在技术跑得飞快、社会天天变,博物馆可不能再只当“安安静静守文物的人”,只有打破老规矩,学会跟时代“一起玩”,才能真正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桥梁”。

打破“玻璃展柜”,让文化从“观赏”走向“参与”。长期以来,博物馆常被视为庄严肃穆的“玻璃展柜”,文物与观众之间隔着一层难以逾越的距离。但2025年湖北的“楚藏惠鉴”公益鉴宝活动却打破了这一惯例。活动当日,现场气氛热烈非凡,50余位满怀热情的市民携带自家藏品纷至沓来,积极参与鉴定。专家们与市民围坐在一起,亲切交流,原本只能在书本上了解的青铜器的锈迹、古书画的笔触,此刻都真实地呈现在市民眼前,化作了普通人手中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密码。据统计,此次活动共鉴定藏品200余件,其中不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这一活动不仅让市民近距离接触到了珍贵的文物,更极大地增强了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深刻认识,使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2025年5月15日,武汉地铁1号线和2号线“荆楚瑰宝”主题专列同步发车,车厢内展示百件荆楚瑰宝的高清影像,并设置“荆楚瑰宝”文博码。据统计,专列上线首日便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扫码体验,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市民对这一创新文化形式的热烈欢迎。市民们在上班路上,不经意间就能与曾侯乙编钟等珍贵文物“撞个正着”,这种见缝插针的文化“渗透”,激发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跟上技术潮流,用创新重构文化表达。当法国印象派画作通过高清数字扫描跨越山海,当曾侯乙编钟的乐声借助VR技术在元宇宙中回荡,技术正在重塑博物馆的叙事边界。湖北推出的“AI云展”,让观众可以“放大”青铜器上的铭文,“拆解”古代建筑的斗拱结构,这种数字化解构不是对传统展陈的颠覆,而是对文物价值的深度开掘。正如《隐秘的盛宴》微短剧用悬疑剧情串联文物故事,观众在“追剧”中记住的不仅是历史事件,更是文化符号背后的情感共鸣。技术的意义,从来不是让博物馆变成科技秀场,而是让文化以更轻盈的姿态抵达人心。

走进社区,从“文化孤岛”到“城市客厅”。博物馆的未来,离不开对“社区属性”的重新认知。北京大运河边的“博物馆之夜”,让居民坐在古运河畔听文物“讲故事”;湖北编钟乐舞夜场里,年轻人穿着汉服拍照打卡,热闹非凡。还有随州,把“曾随文化陈列”和创客中心“锁”在一起,青铜纹样变成文创产品,考古直播变成学习课堂。博物馆不再是冷冰冰存放历史的地方,反而成了激发创意的“灵感工厂”。也许,和社区“打成一片”,才是博物馆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保鲜”的秘诀。

在变革中坚守,文化根脉的当代性转译。当然,创新可不是要丢掉老祖宗的东西,而是要把文化的“老底子”用新方式“翻译”给大家。博物馆最厉害的,就是藏着那些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曾侯乙编钟里藏着古代声学的秘密,殷墟甲骨上刻着千年的文字密码,这些都是咱们民族的“精神身份证”,更是全人类的宝贝。在当今时代,技术发展态势迅猛,面对这样的时代浪潮,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阵地,更需保持清醒的头脑,稳住自身发展的阵脚。博物馆应始终坚守文化初心,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深入挖掘文化背后的故事与精神,运用新技术为文化传播赋能,让文化在创新中得以传承,在传承中实现创新,真正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桥梁,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叉路口,博物馆的“破圈冒险”才刚刚开始。种种转变,不只是博物馆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做出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文明传承内核的精准把握。课本里的古老文明,不是只能被锁在陈旧的书页中,文化真正的生命力,恰恰藏在与当下生活的激烈碰撞里,在与无数心灵的共鸣中持续焕发活力。就像国际博协说的那样,只要博物馆敢于在时代浪潮里“乘风破浪”,未来一定能成为照亮社会发展的文化灯塔,指引我们不断向前。(王万欣)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