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端午映照初心:在文化传承中淬炼为民底色
2025-05-21 12:47:47 | 来源: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人民政府
粽叶飘香处,龙舟竞渡时。这个从先秦图腾祭祀绵延而来的节日,历经千年淘洗依然焕发蓬勃生机,成为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密码里,既镌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更蕴藏着新时代党员干部锤炼作风、滋养初心的精神富矿。
一束艾草彰显文化自信:在历史长河中筑牢精神根基。悬挂艾草的习俗源自先秦先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雄黄酒里沉淀着中华医药智慧,五彩丝线编织着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景。当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时,我们以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推动中国端午节走向世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绽放异彩。这启示我们,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的傲慢,而是在守护中创新、在交流中超越的从容气度。正如故宫博物院将《千里江山图》化作数字沉浸展,党员干部当以创造性转化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一叶龙舟激荡作风清流:在破浪前行中锤炼担当品格。两千年前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化作龙舟竞渡时的百舸争流。湘西凤凰古城每年端午举办廉政龙舟赛,船舷上"清正廉洁"的标语与鼓点同频共振;浙江嘉兴打造"南湖清风"品牌,将划龙舟与作风建设深度融合。这些创新实践印证着,传统文化可以成为作风建设活的载体。党员干部当如击楫中流的舵手,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既保持“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魄力,又守住“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底线。
一粒糯米包裹为民初心:在时代脉搏里滋养鱼水深情。粽叶包裹的不仅是软糯香甜,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民生牵挂。杭州“端午惠民周”组织党员干部包爱心粽送孤寡老人,苏州将非遗技艺传承与残疾人就业相结合,这些温暖实践让传统文化照进现实。就像粽绳需要层层缠绕才能紧实,为民服务也需要在点滴积累中见真章。当我们在社区悬挂菖蒲时倾听百姓心声,在组织龙舟赛时解决河道治理难题,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便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胡文豪)
【责任编辑:朱荣】

手机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