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并进,共享非遗之美
在停更长达1200多天后,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于近期携带着非遗作品“漆器”荣耀回归,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迅速吹遍了整个网络空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的复出不仅点燃了粉丝们心中久违的热情,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复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活态传承,激活非遗新价值。李子柒的回归,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所在。非遗技艺,是匠人们用双手用心编织的故事,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尽的深情厚谊。为传承这些珍贵的非遗技艺,更多的人应深基层,走访社区和农村,挖掘并展现那些隐匿于民间的非遗瑰宝,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展览、开设富有创意的工作坊、举办深入浅出的讲座等形式,让百姓近距离接触并了解这些传统技艺背后的丰富故事与文化价值。与此同时,更要激发年轻一代的热情,鼓励他们投身于非遗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之中,让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
创新驱动,焕发非遗新活力。在李子柒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节日假期里,人们沉浸式体验民俗活动、节庆礼仪、观看传统表演艺术;日常生活中,传统工艺美学则渗透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保护好、传承好才能利用好非遗。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寻找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是激活非遗现代价值的关键。只有在加强非遗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才能更还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工艺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走进千家万户,非遗美食制作技艺经由短视频成为年轻人的下厨参考,非遗戏曲融合流行音乐获得听众青睐,厚重的文化资源将滋养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传播赋能,拓宽非遗新边界。非遗之美,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世代相传。这份传承的力量,让文化之树长青,让民族之魂永驻。为了拓宽公众对非遗的认知视野,基层干部需积极运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特别是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工具,来增强非遗文化的公众认知度和影响力。此外,深化与各类媒体的合作,精心策划非遗技艺展示、培训班、体验课程等活动,旨在吸引更多人认识、欣赏并投身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事业。在传播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展现其外在的艺术魅力,更要深入挖掘并传递其内在文化精髓和精神内涵,让非遗之美深入人心,让我们共赏非遗之韵。
非遗,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瑰宝,如今正与现代生活接轨,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保护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同时,真正实现了让更多的人共享保护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展望未来,我们期待非遗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柯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