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街道: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推进乡村特色产业振兴
初夏时节,五云的乡间大地,禾苗青青,瓜果飘香,焕发着勃勃生机,酝酿着丰收希望。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五云街道坚持党建统领,深化“千万工程”指引,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扎实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绘就着产业振兴的美好画卷。
浙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现代农业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
五云街道在从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突出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黄龙农庄智慧农业、古塘下村白桃种植和蒸笼制作、周村村乡村旅游、杜桥村茶叶交易等特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古塘下村农户给桃子装箱
今年2月,古塘下村乘着“四城一体”党建联建东风,成功举办“百年蒸笼古塘下 家风传世奔共富”首届蒸笼节活动,创造性借力电商直播“共富工坊”,首次村播带货短短1小时,便获得了4000多元的销售额,不仅打开了蒸笼销路,也进一步拓宽了共富思路。
入夏以来,数百亩的白桃园陆续迎来采摘,不少农户通过种桃增收超万元。在五云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扶持下,古塘下村目前正加紧建设占地120余亩的桃基地,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近50万元。蒸笼和白桃俨然成为了古塘下村乡村振兴的两大“法宝”。
周村村婆媳岩景观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挂牌
周村村利用景村融合的优势,以婆媳岩、松柳洲、缙云绿道等资源为依托,深化慈孝文化挖掘、花园乡村打造和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擦亮乡村旅游金名片。今年4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在周村村挂牌,更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黄帝缙云机车嘉年华音乐派对在大森营举办
位于周村驿站旁的大森营“共富营地”,原本是毗邻好溪的一块荒地,2022年初,青年农创客李仁杰返乡来到周村,种下了他乡村创业的“种子”。经过一年多的栽培呵护,理想的种子破土生长,大森营成为缙云最受欢迎的露营打卡地之一。如今,大森营不断丰富经营业态,在打理好营地的同时,积极参与承办了缙云县第四届慈孝文化节、黄帝缙云机车嘉年华、缙云仙都女子半程马拉松等赛事节庆配套活动,为周村村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春芳花木园艺公司智能温室
缙云县春芳花木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是五云街道最大的多肉生产基地,年繁育花卉苗木400余万盆株。近年来为缙云城乡改造建设进行园艺绿化种植面积每年达100余万平方米,也为全县环境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贡献,帮助和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200多人次。今年5月,缙云县春芳花木园艺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新突破。
杜桥村茶叶市场茶商
杜桥村新茶叶市场自2022年3月开业以来,成为“缙云黄茶”品牌展示推广的新阵地。今年以来,杜桥村积极响应“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鼓励本村茶商向外“闯”,将“藤蔓”向大城市蔓延出去,将缙云黄茶推介出去。截止目前,杜桥村茶叶市场的茶叶交易量已逾510吨,为村集体增收近500万元。
向外学习乡村“共富工坊”运营经验
通过精心培育,大力发展,五云的乡村特色产业“好故事”“好声音”获得了学习强国、中国国际电视台、《共产党员》杂志、潮新闻等各级媒体平台报道。
党员带头建设和美家园
黄龙农庄高架栽培甜瓜
眼下,黄龙农庄连栋大棚内的甜瓜挂满藤头,它们也像极了五云街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取得的香甜硕果。面向现代化新征程,五云街道将继续深入践行“千万工程”,探索产业发展之策,激发产业兴旺新动能,让乡村焕发持久生命力,让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逐步照进现实。(李律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