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二十年 悬水小岛在蝶变
疫情三年,快把我这个小小岛民憋得喘不过气来。随着疫情渐渐散去,天气转暖,亟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周末的早晨我快速的收拾完行李,便踏上了出岛的旅途。
周末的客运码头早早的就人满为患,一扫之前空旷冷清的阴霾。候船大厅人群喧闹声与广播声交织在一起,我随着出岛的人流涌向检票口,“艰难”的登上了客船。
“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客船的电视里正传来新闻播报声,我靠着窗台看着海面,太阳从东边落下,客运站的墙面开始脱落,马路变得颠簸而泥泞,码头也开始收缩,岸边的轮船驶向远方,消失在视野里。周围的一切如电影画面般在脑海里快速闪退,一下子变成了20年前的样子。以前常常忽略每一次微小的变化,但对比前后20年的样子便觉得这是一场蝶变。
在未参加工作前,我把每一次城市的变化当做是理所当然,甚至还会嫌弃它发展的不够快,但参加工作以后,越发觉得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迈的来之不易。
我的家乡位于浙江东北部,是一座四面环海的悬水小岛,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方便,由此带来了诸如产业结构单一,税源不稳定,财政体量小等“成长的烦恼”,所以如何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财政干部们始终要思考的问题。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作出了“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决策部署。20年来,嵊泗县也正是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003年的13279万元增长到如今的123923万元,完成了近10倍的跨越。
一、是劣势也是优势。大海是我每天都能见到的景色,也是出岛的必经之路。“八八战略”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好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交通便利上四面环海是劣势,但要说发展海洋经济,嵊泗则有着天然的优势。近些年来,财政部门始终以发展海洋经济为焦点,持续优化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更加注重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撬动和支撑作用,聚焦养殖业、旅游业和港口业等优势产业,全力保障重要领域、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每年落实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
二、发展区位优势,深化与沪同城。此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上海,时间回溯到20年前,当时的嵊泗还是以传统渔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区,财政总收入仅13279万元。直到2005年,得益于嵊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小洋山深水港在嵊泗建成落地。如今,小洋山区域的收入已成为嵊泗县最重要的财政收入组成之一。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嵊泗财政联合税务等部门,多次与上海方进行谈判协商,争取实现嵊泗方利益最大化,经过不懈努力,每标箱的分成收入又上了一个台阶,县级可用财力大大增加。
客船到岗的汽笛声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急着上岸的乘客早早堵在了出口,我跟着人流摇摇晃晃的上了岸。回头看着广阔的海洋、来往的船只和热闹的港口,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嵊泗用真金白银换来了百姓的幸福和城市的发展。(郑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