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作风建设如暑气般得到有效遏制,我们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紧盯新动向、新表现,久久为功,聚焦“关键少数”,强化日常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保持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个永恒的主题”,遵循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在于将“常、细、长”的要求落到实处,亦需警惕作风建设“表面转凉、暗流涌动”。如,高档会所转场“内部食堂”、礼品礼金化身“快递外卖”“红头白头”转为电话通知等,更有以“合规合法”包装违纪违法行为,这些变异后的作风问题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甚,容易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强化“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决克服“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疲劳厌战”情绪,在严格约束权力、精准监督执纪、落实主体责任上狠下功夫,以此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断完善,实现新提升。
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身处要位、手握权力,其作风如同区域“小气候”,直接影响一地一域的“风气”。因此,必须将监督探头精准聚焦关键岗位干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其既严于律己、以上率下,积极发挥“头雁”效应,确保沉得下去、扑得下身子,多坐坐群众的小板凳,多听听百姓的土方言,主动收集基层党员、群众的“大实话”和“金点子”,不断改进并优化工作方式方法。领导干部这种“冲在前、干在先”的工作作风,有助于给基层干部立标杆、做表率,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实践,方能夯实上下同欲、攻坚克难的凝聚力,筑牢阻击“作风秋老虎”的坚固堤坝。
坚持立破并举。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关键在于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为此,要深化以案促改,深入剖析“风腐一体”典型案例,不仅要查清违纪违法事实,更要精准识别制度漏洞、监管缺失与责任悬空,推动系统施治。将监督关口前移,把功夫下在平时,注重在日常工作中观察识别、在日常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并进一步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强化问题导向,对作风问题背后的腐败线索,必须顺藤摸瓜,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持续释放“不敢腐”的震慑威力。以动真碰硬的决心和雷厉风行的行动,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吴依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