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之中见担当,细微之处筑清风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以其精准务实的要求重塑党风政风。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对基层干部而言,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要在重大决策、重要工作中严守纪律,更要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小节”中见真章。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节”,实则是检验干部作风、考验党性修养的“试金石”,更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所在。
细微之处,映照党性本色。一顿饭、一张票、一次接待,看似是“小节”,实则关乎党的形象与公信力。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小节不守,大节难保,细微之处失守,政治原则就会动摇。只有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在点滴之间坚守原则,才能永葆党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细微之处,彰显为民初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在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调研是否走马观花、服务群众是否推诿扯皮、惠民政策落实是否打折扣,这些看似细微的工作细节,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党员干部走访时递上的一杯茶水、说出的一句暖心话,都能成为拉近干群距离的桥梁,而个别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寒了群众的心,则会在无形间筑起隔绝民心的高墙。作风建设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当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从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入手,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主动服务、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用“小细节”汇聚为民“大情怀”。
细微之处,锤炼过硬作风。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实施十余载,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为之一振。中央八项规定已然成为新时代推进作风建设、厚植执政根基的生动实践典范,但“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的风险依然存在。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约束,完善日常监督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自我管理,从按时上下班、规范言行举止等“小节”做起,培养严谨自律的工作生活习惯,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命力,在于持之以恒的坚守。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严格要求中。唯有以“小节”为镜,在细微处较真碰硬,在点滴间锤炼作风,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清风正气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基层党员干部而言,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要胸怀“国之大者”,也要关注“细微之处”。从一顿工作餐、一次走访调研、一份文件起草做起,在“小节”中锤炼党性、在细节中彰显担当。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以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真正筑牢党执政的群众根基,书写新时代干群同心、携手奋进的崭新篇章。(徐为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