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寸之矩”丈量基层作风建设新高度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年来,基层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身处监督执纪第一线,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作风建设新要求,以“三寸之矩”的精细化管理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让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立规矩于未形之时,校准作风建设“定盘星”。作风建设必须关口前移,在思想根源上筑牢堤坝。纪委监察部门要创新开展“清风课堂”,将作风建设典型案例改编成情景剧,让党员干部在角色扮演中体会违规违纪的严重后果。通过“早课十分钟”制度,利用晨会时间学习典型案例,使纪律教育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日常。建立“政治体检”制度,对重点岗位干部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这种“治未病”的预防机制,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执规矩于细微之处,织密日常监督“防护网”。通过建立“智慧监督”平台,整合公车轨迹、加油记录、消费发票等数据,通过算法模型自动识别异常信息。积极探索“群众监督员”制度,畅通监督渠道,聘请村里的党员担任“四风”观察员,建立“随手拍”监督平台,让群众监督触手可及。对村级“小微权力”实行清单化管理,将婚丧嫁娶、工程项目等18项重点事项纳入监督范围,形成“监督就在身边”的常态。这种“绣花功夫”般的精准监督,让隐形变异问题无所遁形。
守规矩于长效之治,构建标本兼治“新格局”。推动建立“三资”管理平台,实行线上竞价、电子合同、全程留痕,用科技手段扎紧制度笼子。针对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问题,建立交叉检查、提级监督机制,破除人情干扰。开展“作风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将规范津补贴发放、公务接待等制度固化为标准化流程。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发“蓝色提醒卡”,倾向性问题亮“黄色警示灯”,典型问题挂“红色督办牌”,形成闭环管理。这种制度+科技+文化的综合治理模式,让清风正气在基层蔚然成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执着,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既要用霹雳手段强化震慑,又要以菩萨心肠治病救人;既要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治,又要注重源头治理建机制;既要发挥制度刚性约束,又要培育廉洁文化软实力。唯有如此,才能让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清风正气。(邵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