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谢家宝树,偶有黄叶;青骢俊骑,小疵难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好干部的身影随处可见,大山的女儿黄文秀、人民好市长耿彦波、时代楷模廖俊波等身体力行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示范。实践证明,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作风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长抓不懈。
培育干部免疫力。一是在教育内容上,最根本的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培养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和人情关,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二是在教育对象上,抓住容易先出问题的领导干部,“一把手”“关键少数”“基层村书记”等群体,通过领导干部主动带头学习,带头示范,以头雁先飞带动小燕飞的氛围,提高干部的免疫力。
提高干部防范力。基层干部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基石,群众路线做的好不好,基层干部最有发言权。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特别关注细节和变化,在处理基层工作时,可能会发现某些政策的执行效果不如预期,或者某些小问题逐渐累积成更大的问题,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同时也必须时刻保持对工作中各类信息的关注,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做好对各类情况的检测和评估。要以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不良作风,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防范力。
提高干部导向力。一方面,要强化责任意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强化自律意识。全体干部要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以自身过硬的作风来践行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就是我们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培育免疫力,提高防范力和导向力。只有在多措并举之下,作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干出成效,走出新路。(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