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反腐倡廉 > 廉政建设 > 正文

基层派驻监督“梗阻”之探

2023-03-07 11:18:24 | 来源: 中廉导刊

派驻监督是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派驻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派驻监督作用日渐显现,但仍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问题,成为制约派驻监督作用更好发挥的“梗阻”。

一是“相见恨晚”的无奈。从发现问题的时间时效上看,往往是事后发现多、事前事中发现少。实践中,由于派驻机构在事前事中介入的意识不强、发现问题的方法不多,造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以致许多问题往往是在事后被“闹大”,摁不下去、捂不住了,才得现“真身”,使得许多本来可以及时察觉和纠正的问题发展蔓延,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是“熟人社会”的困扰。如今的社会,交通、通讯都非常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关系网”也越拉越大、越撒越开。尽心竭力去发现问题,阻力之一就来自这种“熟人社会”。因为“熟”,监督时往往会碍于情面,不愿去真监督。而如果再遇到说情打招呼,就有可能“高抬贵手”,使监督失之于“宽松软”。同时,一些被监督单位的干部认为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心存顾虑,也不敢反映真实情况。

三是“坐等上门”的惯性。从发现问题的线索来源上看,往往是被动发现多、主动发现少。实践中,由于派驻机构人员力量有限,监督范围广,有效方法少,不能确保所有工作都能到边到底,加之现今违纪违法行为越来越隐蔽,而派驻机构许多问题的发现往往依靠信访举报、日常检查、账务审计等常规方法,甚至习惯于“坐等靠”,患上“线索依赖症”,离开现成的问题线索就不会监督。

四是“更进一步”的艰难。从发现问题的类别性质上看,往往是反映面上一般性问题多,提露个体违纪违法线索少。实践中,一些违反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往往较容易被发现,但违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等问题,往往有一定的隐蔽性,由于一些派驻机构干部还存在知识储备不足、实战经验缺少等情况,对提升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技巧度等方面实践培训较少,有时较难发现实质性违纪违法有效线索。

五是“素不相识”的陌然。从发现问题的领域环节上看,往往是熟悉领域发现多,不熟领发现少。实践中,各派驻机构组成人员的经历、阅历、专业存有差异性,对自己熟忌的系统领域、岗位环节往往更能看懂看透问题所在。对陌生的系统领域需要较长适应期,才能熟悉被监督单位的权力配合和运行状况。同时综合派驻的部分被监督单位业务专业性又强,对经济、审计、法律等方面的综合性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龙宇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