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季生活养生典典谈
选用三样护肝。中医认为很多疾病在春季易高发、多发、复发。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记载,由于在清明节气以前气温变化较大,这段时间人体最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春天也是一个阴阳变化、百病易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体也随着时节的变化而采取相对应的保养方法。吃三样避疾病入侵。即:
△枸 杞: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枸杞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 抗肿瘤、 抗疲劳、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补肾、保肝、明目、养颜、健脑、排毒、保护生殖系统、抗辐射损伤等十六项功能。
△菊 花:入肝经,其味甘苦,性平,具有清热祛风、平肝明目的功效,可缓解视疲劳、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神农本草经》认为:“久饮菊花茶,能够利血气,使身体轻盈,能耐老而延寿”,又云:白菊花“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因此,春季时常喝点菊花茶饮,可以清肝火,平肝阳,祛肝风,对于缓解眼睛迎风流泪、视物模糊等不适及肝阳上亢导致头痛、头晕等。
△蜂 蜜:春季要养肝也正是“春食蜂蜜”的最佳时节。蜂蜜具润肺止咳、养颜、通便等作用。《本草纲目》记载,蜂蜜除众病,合百药。久服强智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益寿。蜂蜜还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三合方法:依序取白菊花8朵,枸杞子10克同时放在水杯里;用刚开的水浸泡十分钟不要着急喝;用这个热气熏蒸眼睛,以耐受为度;水温约40-50度时,加少量蜂蜜,一天的剂量。注:有内养肝,外明目的功用。菊花分为野菊花、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清热解毒;黄菊花疏散风热;白菊花养肝明目,所以最好选择的是白菊花。这杯菊杞蜂蜜茶,只要三味料,就能帮助养好肝,除百病。真是太简单了,一杯茶抵过百药。从生活中来养生健体祛<防>病。
春舒养筋。舒筋养筋是古今共识的春日养护肝的良机良时。荐之养筋良方,能除尽遍身疼痛与酸麻。
△选用方:白芍30克 、熟地30克 、麦冬30克 、炒枣仁9克 、巴戟天9克。
△释解义:白芍归属肝经,是治疗筋骨病的良药。既能养血敛阴,滋润筋脉,又可柔肝缓急止痛,调肝和血。熟地,无论是补阴的六味地黄丸、还是补阳的金匮肾气丸,它都是要药,是很多人再熟悉不过的既补肝又补肾的药材,可利血脉,治虚损百病。而白芍和熟地同为补血祖方四物汤要药。血足脉充,它俩于养筋汤方,人尽其材,物尽其用。麦冬,既治心阴不足。又清肺以制肝,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则气机调畅,气血上下贯通,缓遍身疼痛,筋缩不伸等。枣仁即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炒枣仁则加强了此种功效。与熟地配,治心虚少血,烦躁不寐。与麦冬配,养阴安神,清心除烦。肝气通百脉通,心情又是治病的良药。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治筋骨痿软。《辨证录》云: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症尽除。
春生助长:荐助孩子长高方。其主要中药升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升麻葛根汤帮孩子长高良方。
△曰组成:升麻30克、芍药30克、炙甘草30克、葛根45克。用过此方者都知道这是用治麻疹初起的方子,亦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疮疹、水痘、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属邪郁肌表,肺胃有热者。方中升麻、葛根辛凉解肌,解毒透疹。芍药和营泄热。甘草益气解毒,调和诸药。四味合用,共同辛凉疏表,解肌透疹。
曰因果:为啥这个方子又能增高,这就要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芍药和灸甘草,两味药的组成,正是张仲景所创芍药甘草汤,若是治疗筋脉拘急或疼痛等证,其用量比例通常是相等的。此方两味药正是等分。血气和则筋脉通,而肝藏血,什么中药最适合它呢?白芍苦酸微寒,既能养血敛阴,滋润筋脉,又柔肝缓急止痛,正是筋脉和肝均喜之药。炙过的甘草,性味甘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坚筋骨,长肌肉,除疼痛。二药相合,酸甘化阴,既调和肝脾,又柔筋止痛。
△曰此处调和的肝,正是肝属木,主升发。生长期的孩子,在春季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不少孩子在生长期会有生长痛的情况,这是由于小孩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相火比较旺,而人体的血液属阴,火大了,必然会令筋脉中的水液(血液)变少,这就造成了肝血虚,腿抽筋。需要用酸甘化阴的办法来敛阳滋阴,柔肝补血,芍药甘草汤正当此任。而两味药为肝脾的升发之气打好基础,一切准备待绪,就等一声号令。君药升麻,就是发号司令的王者,可将肝脾之气激活,令正气一路向上升发。用促进升发之气的药物给不长个儿的孩子吃,可以增加生长速度。同时,滋补肝阴,可使春天生发之气长久一点,令春生夏长之夏长也接过接力棒,继续生长。又由于葛根也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和升麻的区别是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达到生津止渴、止泻痢之功。并能解肌发汗,风寒、风热表证均宜。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达到升阳举陷之功,又清热解毒。故而言之,含有升麻的升麻葛根汤,是一个升气之药,没有太多毒副作用,对于青年男女需要增个的,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酌情服用,升举人体肝脾之气,达到长个目的。注:良方需专业指导使用。
吃好富气:在人常生活中,为什么总强调好好吃饭。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气,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运化功能尤其重要。因人在出生后,必须依赖饮食物的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而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又完全依赖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才能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把其中的营养物质化为水谷精气。先天之精气,必须依赖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所以《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气,食之源、源远好食而应之。注:需注意的是应季选物,因是配伍,正道烹饪,营卫平衡,以达目标。(齐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