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之友 > 健康 > 正文

初春料俏“四个十”养生典典

2025-02-10 07:39:17 | 来源: 中廉导刊

初春 养生十法。初春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这十种方法推荐供参考。即:

△早起早睡∽养肝气:《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应“夜卧早起”。良好充足的睡眠是养生的基本,建议孩子21点前入睡,成年人22点入睡。

△敲肝经∽清肝火:经常敲击肝经可以帮助疏肝泄火,方法是在大腿的正内侧(内裤线的位置),每天睡觉前双手握空拳,沿肝经走向推压50遍。

△闭目转眼∽养肝血:肝脏和眼睛是相通的,肝主藏血、开窍于目。闭目转眼可以缓解眼部不适,减轻肝血不足。

△吃芽菜∽应季解毒:黄豆芽和绿豆芽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还能帮助解毒。

△品春菜∽调胃泄火:如香椿和荠菜,这些蔬菜春天食用可以开胃、降火,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饮春茶∽应季提神:如玫瑰茉莉茶和薄荷茶,可以帮助舒达肝气、醒脑提神。

△捂三处∽应季护身:春捂秋冻,尤其是早晨注意保暖,尤其是腿部、腹部和后背。

△做三动作∽易行健身:搓手心以提神醒脑,晒背补充阳气,泡脚以活血通络。

△防三病∽置防健生:初春气压低,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应注意防躁动;同时,初春也是哮喘病的高发时期,应避免接触过敏源;防眩晕应注意饮食清淡。

△养生养气∽气盈而生:春季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发期,应多吃葱、姜、枣、桂圆、枸杞子等食物。

△这十种方法,简保易行应春初应人,可以帮助在初春时节养肝、养阳、养气、养脾、养肾,同时也预防春季常见的疾病。

应春饮饮十谱。初春时节,气温逐渐回升,适宜的食谱不仅可以调节身体,还能增强免疫力。十食谱适合初春时节。即:

△羊肉胡萝卜汤。材料,羊肉(瘦)280克,胡萝卜150克,豌豆50克,香菜10克,山药100克,葱白10克,姜4克,黄酒10克,胡椒1克,盐4克,醋15克。依艺将羊肉切块焯水去血味,加入胡萝卜、山药、葱姜等煮至羊肉酥烂,加盐、香菜、醋调味即可。

△枸杞粥。材料,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铁棍山药1根。依艺将粳米和山药煮粥,熟时加入枸杞子,焖煮几分钟。

△虾仁韭菜。材料,韭菜150克,鸡蛋1个,虾仁200克,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依艺将虾仁水发后与韭菜同炒,用蛋糊拌匀入食盐麻油调味。

△西红柿鸡肉汤。材料,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鸡肉脯150克,豌豆50克,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食盐、味精、高汤、麻油适量。依艺将鸡肉剁成细泥,与西红柿、豌豆一起煮成小丸子,加入牛奶、淀粉等调味。

△苦味蔬菜。如,穿心莲、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这些蔬菜具有清火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黄豆芽。特点:富含维生素C和氨基酸,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热量。

△绿豆芽。功效:有助于清热解毒、通经脉,适合春季食用。

△香椿嫩芽。推荐:春风吹拂时生长的香椿嫩芽,不仅美味,还有很高营养价值。

△韭菜炒牛肉。材料,瘦牛肉250克,姜10克,韭菜200克,黄酒40毫升,生抽20毫升,油30毫升。依艺将瘦牛肉切成小粒。姜切成细丝。韭菜择洗干净,切段备用;锅中油烧至六成热,放入姜丝爆香;.放入牛肉粒煸炒至变色,倒入黄酒和生抽;盖盖小火炖5分钟,下入韭菜段,翻炒即可。

△芦蒿炒腊肉。材料,芦蒿250克,腊肉80克,蒜2瓣,干辣椒2枚,豆豉5克,盐2克,白糖3克,油15亳升。依艺将芦蒿洗净切段。干辣椒掰断。蒜切片;锅中倒油,大火烧至五成热,放入蒜片和干辣椒段和豆豉煸香,放入腊肉片炒至出油;加入芦蒿段翻炒片刻,待芦蒿变得更加翠绿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和白糖,翻炒均匀即可。

△这些食谱不仅适合初春时节的气候,还能帮助增强身体免疫力,调节身体状态。既丰富早春餐桌,又增添更多健康和美味的选择。

典典饮食要要。即:

△要饮食勿偏: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时常听人说,喜欢吃什么食物,就是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食物,只管吃就是了;厌恶某类食物,就是身体不需要它,索性就不吃。其实谬也。即便是喜欢吃的食物,也不要多吃,吃多了会伤而生疾;不喜欢吃的食物,也不要一点不吃,否则会导致五脏之气失衡。

△要食宣清淡:“薄滋味养血气"。薄就是清淡,顾名思义,薄滋味是指饮食要清淡。少食肥肉、烈酒、油膘之品。贪图膏梁厚味,啫食美酒佳肴,必损身体。“去肥浓,节酸咸”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咸。

△要饮食适时:“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伤,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至饥。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早起不在鸡鸣前,晚不在日出后。

△适温而食:“食宜温暖,不可寒冷”。在饮食有节,谨和五味的原则下,还需要做到调适寒温。中医认为饮食入口后主要由胃转化为精微物质供养全身,饮食的寒温会影响胃将其转化为精微物质的过程,供养失调,导致正气损伤,使人体易感受邪气。因此饮食切勿过寒过热,才能使邪气无从招致,而不生病灾。后世医家孙思邈以“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来概括饮食之寒温适度,至今仍可参考应用。

△要食食限量:“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登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按时作息,饮食有节制。民间有句谚语“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食过量则结,这句话来自古籍《寿世保元》:积,饮过多则成疾癖。故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恐气血失常,卒然不救也”。意思是说,饮食过量容易导致疾病,当饥饿过度时,不要大吃大喝,否则使气血失常,无法挽救。告诫人们应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

△要食宜缓细: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滋养肝脏,脾胃易于消化,不致吞食噎咳。每一口饭咀嚼的次数越多,肠胃的负担就越小。肉类的纤维比较粗,肠胃消化时非常费力,如果能先用牙齿多嚼一嚼,肠胃就省力多了。

△要进食专心:“食不语,寝不言”。嘴里嚼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有利于胃纳消化,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按时睡觉。

△.要怒后勿食:“人之当食,须去烦恼”。“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良好的精神状态于保健有大益。 “ 人之当食 , 须去烦恼 , 如食五味, 必不得暴嗔 , 多令人神惊 , 夜梦飞扬 。刚刚生气或被训斥、受打击、心中烦闷时不马上进食。

△要饮食有洁。一般来讲,每餐要少吃肉,多吃饭,少吃腌渍的泡菜,不吃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饮浊酒、吃面食,易使气孔阻塞。

“勿食生肉,伤胃,一切肉须煮烂。”肉食稍放凉再吃,吃完肉食要多漱几遍口,可让牙齿不败坏,口气清爽。吃完热食用冷水漱口,人口气常臭,易得龋齿病。吃了各种热食或者咸味食物后,不得饮冷的饮料,那会令人得喉痹,讲不出话,或者得不能吞咽食物的病。还有一点就是“凡热食汗出勿当风”,吃了热的食物又出汗,这时候如果吹着风了,就会发生后背、脖颈僵硬疼痛,抽筋,张口不利,四肢抽搐,或者出现头痛,还让人眼目干涩,贪睡。饮食切切四勿:怒时勿食,食时无怒,醉后勿饮冷,饱食无便卧。

△要选食宜慎:诸肉臭败者勿食,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煮肉不变色者不可食。《饮膳正要》告诫人们,并非所有的食物都是安全卫生有利无害的,并列举了一些不能吃或吃了有害的食物:麦有秽气,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食。浆老而饭馊,不可食。煮肉不变色,不可食。诸肉非屠杀者,勿食。……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鱼馁者,不可食。……诸果虫伤者,不可食。饮食少而适时不因食欲而多食,饮食要有节制,否则便生疾病,而饥饿对身体是不利的。

△要餐后保健: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令津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而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

△这十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系统且多元的同一复合,亦古亦今,亦张亦驰,在典滴的贞处,规范选科,规划烹调,规律生活,规矩习俗以生活以健生。

春生生活十个点。春季养生的生活概括为“十个一点”。即:

△早起典点:春天应“早睡早起”,早晨是一天的开始,早起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让人一整天都精神饱满。

△饮食淡点:春季饮食宜清淡,多吃时令蔬菜和野菜,如豆芽、韭黄等,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帮助身体净化。

△运动多点:春天是运动的好时机,适合进行户外锻炼,如跑步、骑自行车等,有助于疏导体内寒气。

△穿着当点:春天天气变化较大,穿着应选择透气性好的天然材质,如棉、麻等,便于身体呼吸。

△心态好点:春季情绪容易波动,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大悲大怒,多参与户外活动,享自然美好。

△防晒当点:虽然春季气温适中,但紫外线仍较强,外出时应适当遮挡,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饮水足点:春天气候干燥,应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助于新陈代谢。

△排毒甚点:春季是身体排毒的好时机,可通过饮食或适当按摩来帮助身体排毒。

△家庭和点:春季是家庭养生的好时机,可与家人进行户外活动,如徒步、野餐等增强家庭情感。

△精神富点: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季节,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设定新目标和希望,激励不断前行。

△这十点可以帮助在春季更好地养生,享受健康舒适的春天。

综合“四个十”,在人的生活生存生命的过程中,秩序岁岁年年,规律日日餐餐,严格一物一艺,在应时应地应人应是的环态中,舒解与通透矛盾,亦应季亦应春初时节,生活生存秩序生活,拥抱健康,亲吻寿宁。(齐结存)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