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之友 > 健康 > 正文

健康饮食讲究守恒平衡 饮食养生注重循规守矩

2021-12-05 13:52:30 | 来源: 中廉导刊

古训,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现代生活说明,人类健康受多方面要素制约和影响。膳食供应过程中的膳食平衡与营养平衡十分关键。膳食营养平衡的供应与摄取,是人们健康的生命线。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凑的加快,人们饮食长期不规律、不节制、不均衡、不应季造成能量过剩,从而引发的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症、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呈现持续上升与高发趋势,既危机着人们健康生活,又成为导致人们早衰的重要原因。生命至上,健康唯一呈国纲国策国本。勤俭节约,珍惜食物,杜绝浪费,被写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为一部教育、规范、指导与引导人们通过理性与正确的吃饭,而获得健康的指导性文献。国家与国家机关的职能部门,也是通过多种努力,来引导人们将吃药逐渐变理性吃饭、把治疗逐渐理性的变成正规生活方式,以及广泛深入的普及宣传与指导引导,将健康饮食与饮食健康,成为理性生活、规律生存、健康生命的主流,促使每个健康责任人人人达标健康。达标健康要素多元,但饮食,科学合理、均衡守恒的饮食占有60%以上的比重。由此说,大家在享受幸福生活、享受食物和亲情的过程中,全过程树立科学饮食观、端正健康信念、坚持营养膳食科学化常态化、享受生活拥抱健康幸福。

天人合一,顺其自然。《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就人类面对这些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人们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饮食,显得尤为重要。诸如,饮食吃荤吃素、吃冷吃热、吃多吃少、什么时段吃什么、什么人怎么吃等的,都是有标准可界、有制度可言、有规律可说的。惜古奉今,人们要知道饮食正道所以养生,不知或忽视饮食失调亦所以害生。在现实生活中,要坚持做好古今合和的工作,树立传统经典与现代营养科学知识同一的观念,坚持做到以下这么几点。即:一曰循自然天然法则。循天时之变,一年四季,自然规律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规律。运用季节不同,对人体各方面影响也明显不同的中医的传统理论导向,坚持做到:四季养生强调必须遵循天时变化,调养精神、饮食与起居,来适应四时的变化,达到保养精气和元气,避免病邪侵害、健康长寿的目的。二曰守四因四五秩则。在人们的现时生活中,年有四季日有四时的运转变化,人们的饮食生活就要依着变化了和正在变化着的情况,因人、因时、因地与因是的选择食物与计划安排生活。坚持选择与使用当地应市旺市成熟的食物,坚持不选不用过季异地的食物,禁止选用来路不明或疫区的物品,区分不同情况配伍加工与供应。如,从夏季应心的角度讲,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喝水、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度粗杂粮,少食油腻和甜食,忌食动物心脏。守之四因,在食物的"养,助,益,充的分合同一上下功夫,径取养生服务健宁的效果。三曰讲究五色五味要则。《黄帝内经》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说阴是把精气蓄藏在体内,而不断的扶持阳气的。阳是从外部卫护人体,而使体表坚固紧密的。五色对应五脏:肝色青、心色赤、肺色白、脾色黄、肾色黑。在选食物色时应应季应色食物应对应肝腑。如,冬季,肾当值,肾黑色宜食辛,食物包括黄黍、鸡肉、挑,葱,黑豆、黑芝麻、海带、黑米等。四曰重五味与五脏相应之要。《黄帝内经》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五味源于地气,分为酸、甘、苦、辛、咸五大类,饮食五味进入胃中后,各自进入与其相应的脏腑:酸味入肝、甘味入脾、苦味入心、辛味入肺、咸味入肾称之五入。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咸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苦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甘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甘,酸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亦称五禁,无令不可多食。病人要自我节制、切切不可多食。食物各有其性味,性味相应脏腑,因其五味禁食的疾病,日常生活应循规守序,智性选食,理性烹制,严格食用,以益人的身心健康。五曰四五当执之循。古往今来,人们将"四五"称为先前且朴素的营养学,也是一直坚持延用、且用当用好的。"四五"及功用主要指的是:五谷<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为养,五果<桃、李、杏、栗、枣>为助,五畜<牛、羊、猪、鸡、犬>为益,五菜<葵、藿、薤、葱、韭>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宜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之所宜。需要一提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选配烹用食时,要知性味、知时节,知人性、知用法,以求效并达到目的。总之,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坚守天人合一的本元,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径综合元素要素同一统一如一之路,行择优、融合,同一、综合之法,提高饮食供给质效,促进人的机体免疫力提高,进而减少疾病发生,顺利生活、安康生存、康泰寿宁。

饮食有节,规律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科技的提高,市场的繁荣,推促着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将饮食与健康与管控与服务有机结合,不断取得发展与进步。中国是中医药的故乡,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玖宝。中医自古就有"饮食有节,节食益寿"的理论。《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代人也在古今传承中,守政创举,揭示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探求与解决,饮食不规律、饮食过量或缺量殃及胃肠,饮食不节制导致肥胖及慢病发生,不规则饮食或食与保健颠倒导致的不良后果。古今合一,平衡膳食、饮食有节,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述说。即:

节欲。说到饮食有节,揭示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解读特业人员以条令命令的方式铁定"营养第一、兼顾口味"的矩律,就需要人们端正正确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大营养观,端正对健康的理解与认知,深燧人的健康的内涵与扩展其外延,把健康置根于祖国优秀文化文明的沃土,从思想深处扎根,从思想认知上正向,回答吃什么营养,怎么吃平衡,是要健康还是要一时一事、一餐一饭、一奇一猎的所谓的饱眼福饱口福保面子保名声。说到底,就是要人们把止欲、节欲的理念端正再端正,并转化为行动,彻底改变所谓的:我有条件吃这个、摆摆谱无仿,怎么着一生就这样啦、就好这一口,吃讲过隐、喝讲痛快,大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之势。殊不知,这种无边际的放纵,到头来是害了身子、慢性病缠身,甚至是英年早逝……也有的满不在乎,常常是想吃吃个死,不想吃死不吃,熬夜减饭、不规则用膳、饥饱不规律等。这些无节欲的结果是害了身子、丟了健康。

节制。上面讲节欲。翻阅中医古籍曾有"贪食,食多不消的记载,表达了食物不可过量、过午不食、不时不食的饮食养生原则。《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中,论宿食为病,或门中硝黄下之,或门中瓜蒂吐之,这些内容也间接说明,饮食过量会伤害身体。自寿星、养生家以及来自民间的民彦众说云云、共识如一:吃讲质量、喝控数量、用讲适量。且形成了不成文且心中呈典的要训"七分饱""自律食""萝卜白菜保平安"不无道理亦呈规律,和者应之是之。关键是自我节制。唯节制显效。

节律。翻阅幸福人家、长寿人生典典,众人众家众口一辞:规律生活、规范饮食、科学矩律是贞本。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说"饮食以食、饥饱得中。每食不重"势说吃饭要有规律、讲规矩、守定律,定品定质、定时定量,食不过多、食不过精,食不过荤、食不过单,这对维持胃肠正常功用,有序规律补充营养量,保持其工作的节律性,大有以功在当下、零存整取之力,健康饮食,服务健康。

节气。天侯雨雪风霜、风湿温燥,年有春夏秋冬,日有四时12时辰,更值的一提的是中华民族专一的二十四节令,以及《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饮食正要》都详细记载什么物、怎么用,用什么、为谁用,什么物物可同用、什么时候物物不能同用、同用不能食等等。如张仲景根据天人相应理论,指出每月所食宜忌。如,正月匆食生葱,十一月十二月勿食燕;一日中夜食生菜不利人,夜食诸姜葱蒜等伤人心。人们在长期生活的实践中,提出了七月韭臭死狗,配料用料的猪不吃椒、羊不吃料等。虽然有些观点的科学性有待研究,但要认识到饮食应应时应地而选,应季应市而取,应因人因是而异,合理取食,正道配伍,理性烹制,是时尚,更是健康所需,需做好做的对人的健康生活有益。铺设全民健康坦途。

膳食守恒、营养均衡。"饮食有节"受古今推崇。现代营养学更重视食物摄入量,营养配比与营养素配搭对人的健康的功用。

合理配比。谷类为主彰显东方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属性。如:谷薯类每人每天250∽400克,包括全谷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蛋类1枚,水产品40∽75克,畜禽肉40∽75克,奶及奶制品300克,大豆及坚果25∽35克,植物油25∽30克,食盐少于6克,每天正确选物,每餐做到粗细干稀荤素搭配。

食物多样。每天膳食应包括谷著类、蔬果类、大豆坚果类、畜禽鱼蛋奶类等的食物。建议每人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同时坚持限脂限油限盐饮食。做到禁烟禁酒。保持多样,优品优质高效。

饮不过量。坚持膳食平衡与营养平衡,坚持标准内达标,均衡均匀均速供应,总体摄入量不低于人体所需能量。做到营养源的广搏,定时足量供给定量固定食物,坚持计口下粮、按人做菜,鲜活供应不倒不剩,提倡分餐制,就是家庭家人就餐亦应分餐,区分供应对象特质供应,对慢性病人群、对己超重者,有必要限制饮食、督促活动,提倡数字化食谱制,从源头乃至全过程、做到:调控与限制不过量,提倡先算后供、吃了又算、核算控制,以多法保证标准内达标供应,全面全员全方位做好有质有量、适应适量、特殊人群特殊手段限量控量,做到供好供当供出时效。

食,饮食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合理获取与正确使用食物资源,理应天人合一,回归自然,膳食衡恒,饮食节律,合理配伍,多样食材,食物量标,均衡供给,做理性饮食,健康生活,厉行节俭,拥抱健康幸福的践行者。民以食为天,理念要当先,常态巧供给,人人得康健。饮食健康天添。(齐结存)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