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筑基改革惠民,书写“十五五”时代答卷

2025-10-29 09:08:28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道办事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于此承前启后的关键历史节点,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显潜”并重夯实发展根基,“破立”并举深化系统改革,“点面”结合增进民生福祉,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共同书写好“十五五”时期的精彩答卷。

“显潜”并重,在筑牢根基中厚植发展优势。“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高质量发展,尤需涵养这种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定力。这要求我们要深刻把握“显功”与“潜功”的辩证关系,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正确政绩观。既要聚焦当下,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创造群众可见可感的“显绩”,做出“吹糠见米”的实在业绩,如迅速落实惠民政策、解决突出的矛盾纠纷;更要放眼长远,甘于从事那些周期长、见效慢的“铺路栽树”的奠基工作,积淀支撑未来发展的“潜绩”,如持续推进基础科学研究、扎实推动乡村人才培育等战略性与基础性工程。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入调研本地区、本领域的长远性、结构性问题,不追求表面热闹,而是精准把握实情,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此外,通过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考“显”的成效,亦评“潜”的作为,引导形成既重当前、更谋长远的实干导向,为“十五五”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厚植发展优势。

“破立”并举,在深化改革中激发内生动力。“立”是前提,关乎改革秩序;“破”是关键,决定改革深度。二者次序分明,又协同共生。“十五五”的发展之路充满挑战,需要攻坚克难的锐气与智慧。首先要在“立”字上开新局,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构建新机制、培育新动能上。要善于通过试点探索和总结经验,率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制度框架、标准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破”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夯实基础。在立稳新机制、明确新路径之后,再在“破”字上出实招,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勇于打破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冰”。对于群众反映强烈、发展亟需破解的堵点痛点,要在新框架下精准施策、限期解决,确保“破”得平稳、“立”得牢固,在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稳步释放发展活力,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点面”结合,在服务民生中践行根本宗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民生福祉,必精于实。”“十五五”时期,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迫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掌握并运用好“点面结合”的科学方法。既要精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在“点”上深耕细作,拿出硬招实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急难愁盼,让发展成果更快更直接地惠及人民群众;又要系统着眼于民生事业的全局性、整体性,在“面”上统筹谋划,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持续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要完善从“点”上发现问题到“面”上完善机制的工作闭环,这实质上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实践循环,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在“十五五”的生动实践中,要通过点上突破的“小切口”做好面上提升的“大文章”,既及时回应群众当下关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又为长远发展筑牢坚实的民生根基,交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十五五”时代答卷。(陈博龙)

【责任编辑:陈一】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