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五观”,夯实新疆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根基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庆祝活动,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在新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牢牢把握总书记关于“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这一重要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思想基石。
树立正确国家观,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 国家认同是最高层次的认同。正确的国家观,要求深刻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儿女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要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业中,融入建设美丽新疆的生动实践中,凝聚起“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磅礴力量。
树立正确历史观,准确把握新疆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确的历史观,就是要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深刻认识到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交往源远流长。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正本清源,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增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历史深处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树立正确民族观,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正确的民族观,核心在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谐。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树立正确文化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正确的文化观,要求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怀抱中交融互鉴、繁荣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传承和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新疆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树立正确宗教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树立正确宗教观,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把力量凝聚到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上来,共同维护宗教和谐的良好局面。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远之策、固本之举。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共同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郝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