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时评 > 正文

为了不曾忘却的纪念

2025-09-23 15:55:53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万松街道办事处

九十四个春秋流转,松花江的流水呜咽如昔。今天,当《松花江上》的悲怆旋律再度响起,它刺痛着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唤醒了刻在民族基因里的历史记忆。从沈阳残历碑前的静默到南京哭墙下的凝望,从校园里的警报长鸣到网络空间的烛光缅怀,十四亿中国人以最庄严的姿态,共同铭记这个不能忘却的日子。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历史回望,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一次关乎民族存续的精神洗礼。

我们不敢忘,不敢忘军国主义铁蹄踏碎山河的至暗时刻。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郊柳条湖畔的爆炸声,不仅撕裂了东北的夜空,更撕碎了一个民族的安宁。日军铁蹄所至,3350万吨钢铁、5.86亿吨煤炭、1亿立方米木材被疯狂掠夺,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命脉被无情榨取。四千二百万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八百余万中国劳工被强掳至各地,在非人的环境中遭受奴役;二十多万中国妇女被强征为“慰安妇”,承受着难以言说的屈辱与痛苦。十四年间,三千五百余万同胞伤亡,一千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这些血淋淋的数字,不仅是冰冷的历史数据,更是民族肌体上永不愈合的伤痕,是人类文明必须时刻警惕的道德深渊。

我们不能忘,不能忘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迸发的惊天伟力。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誓言。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联在林海雪原中血战到底,胃中草棉树皮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在华北五千余里战线上主动出击,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台儿庄战场上血肉长城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武汉会战百万军民以“誓与武汉共存亡”的气魄阻滞侵略锋芒。正是这种全民抗战的伟大精神,使四万万人凝聚成拳,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黄河大合唱。

我们不会忘,不会忘历史交付我们的深刻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不是一句空谈,而是用数千万同胞鲜血换来的历史教训。从九一八的硝烟中走来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时刻,盛大的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彰显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今日之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电影《731》9月18日上映,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9月18日19时,单日票房突破3亿,刷新中国影史纪录。

松花江水奔腾不息,见证着一个民族从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九一八的警钟年年敲响,不仅是为了悼念逝者、谴责暴行,更是为了在历史镜鉴中校准未来的航向。真正的铭记不是沉溺于悲情,而是将历史创伤转化为维护和平的动力;真正的纪念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让悲剧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我们秉承“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信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书写对历史最好的回答,对和平最坚定的守护——这正是对“不曾忘却的纪念”最深刻的时代诠释,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庄重的承诺。我们要让历史的警钟长鸣心中,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中华大地。(梁涛)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