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热实践中砥砺初心 于为民服务中担当使命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广大基层干部作为大厦地基中的“钢筋”,其初心纯不纯、使命牢不牢,直接关系到事业发展成败和群众切身利益。砥砺初心、担当使命,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必须在生动的实践、具体的服务、艰苦的磨砺中得以锤炼和彰显。
实践是砥砺初心的“磨刀石”,唯有深入基层方能感知初心温度。这份初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而必须融入到一次次走访、一项项决策、一件件实事的具体实践中。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全是办法。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上学远”、“增收慢”这些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干部才能深刻体会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所在,才能被群众淳朴的笑容和真诚的认可所触动,从而不断擦拭初心、让其愈发闪亮。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服务群众的火热一线,才能不断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
实践是担当使命的“试金石”,唯有攻坚克难方能展现使命担当。担当使命,就意味着不能怕事、不能避难。它体现在能否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能否在风险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能否在项目推进、政策落实中勇于创新、善于作为。是选择“躺平”还是“奋斗”,是“绕道走”还是“迎头上”,实践给出了最清晰的答案。真正的担当,就是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把使命书写在广阔的农村大地和繁忙的街道社区,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实践是检验作风的“透视镜”,唯有实干笃行方能永葆政治本色。初心和使命,最终要靠优良的作风来承载和实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大敌。是在实践中搞“花架子”还是下“真功夫”,是“做样子”给领导看还是“甩开膀子”为群众干,群众看得最清楚,实践分得最明白。要坚决反对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把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到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紧跟一步行,确保党的好政策惠及千家万户,以过硬作风赢得群众信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沈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