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人民”“高质量”“重实干” 答好政绩观三问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扎实开展,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且“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因此,党员干部要以党性摆正政绩观,秉持好“树绩为民”、“树绩有质”、“树绩在干”的觉悟与决心。
树绩为民,向人民群众交出高分卷。自古以来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保证亲清政民关系。“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干部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就要把为人民群众办多少实事作为检验业绩的重要标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改革发展要求;贯彻调查研究,贴近群众、走近实际,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做好政策落地,将工作真正落实到群众心坎上;畅通反馈渠道,群众不满的及时调整,群众满意的总结提升。
树绩有质,以高质量发展切准发力点。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扭转以往“唯GDP的速度论”、“粗放生产模式”、“发展路径依赖”等错误思维,自觉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浙江以“千项万亿”工程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以“一号发展工程”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以“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描绘绿水青山画卷,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干部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切准高质量发展路径,汲取浙江先进经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全面发展。
树绩在干,以实干巧干落实规划图。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重点,也是难点。“会议比调查多、讲话比落地多”的不作为、“搞绿色面子工程”的乱作为都是形式主义作祟。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干部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学会真作为、会作为:应持续落实工作方法优化、工作程序简化减轻基层形式负担,打造干部实干氛围;应以工作细化、量化、实化,留痕压实责任主体;应以事前问责、事后追责整治不作为、乱作为之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敢担当、实事求是会作为。(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党建综合办 李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