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心” 树牢青年新时代政绩观
青年政绩观是指青年人对于政治工作中获得成就的看法和价值观。青年人作为当下社会的主力军,其政绩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备正确的政绩观,青年人才能在政治生活中不断取得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怀揣“积极之心”,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青年人应从自身出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学着在情感上亲近群众,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在行为上走进群众。要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常心怀百姓,求为民造福。
怀揣“实干之心”,扛牢社会工作的“重心”。青年干部趁着年轻有劲,想要干事、相处政绩是对的,但是不能为了出政绩而另辟蹊径,应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做法。实践是检验政绩观的重要途径,青年应该通过时间来检验自己,了解政治成就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反响。胸中要有大局,眼中要有大我,看淡个人名与利,不因付出索回报,不为闻达而钻营。在对党和人民有益的实践活动中,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抓未成之事,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政绩观。
怀揣“廉洁之心”,抓准党建工作的“核心”。如果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甚至腐化堕落。所以,青年人要从解决好“什么是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为谁创造政绩”“怎么创造政绩”这三个立场和宗旨问题,外正其行、内修其心,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廉洁从政这条底线,自觉净化“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做到在风浪考验面前不动摇,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失德,在腐朽文化侵蚀面前不蜕变。(张祯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