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注入社会治理新活力
今年是毛泽东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珍惜、推广、创新“枫桥经验”20周年。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枫桥镇,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同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一线工作人员角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打击”上下功夫。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要严厉打击诬告陷害行为,进一步规范信访举报秩序。基层干部干事面临着被诬告的风险,有个别村民会因个人存在不满情绪,举报乡镇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勾结,以权谋私、作风不正,谋取不正当利益,虽经查实后纯属诬告,但这样的行为已经打击干部干事积极性、损害政府形象、浪费公共资源。因此,要结合基层社会信访维稳形势特点,严厉打击诬告陷害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大力提高诬告陷害成本,传递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强烈信号,树立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鲜明导向,形成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在“化解”上下功夫。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要畅通民意渠道,为群众指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程序。同时,改进镇村干部工作作风,面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做到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办法办,需合办的事协作办,从源头上减少信访矛盾发生。例如像涉及农户宅基地审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核实发放,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问题,必须及时办好办实。有了畅通和规范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积极解决热点难点,才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在“疏导”上下功夫。“事心双解”是基层工作的最终目标,要积极探索“信访+心理疏导”创新工作模式。当前,基层信访工作存在一个现象,那些不断重复信访的人员,通过调查他们的社会背景,会发现很多都是生活困难不如意的人或单身汉。而这些对象的心理正需要及时干预和疏导。因此,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重复信访、疑似精神障碍等信访人员,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及时得介入联合接访极为重要,有了专业人员关注信访人心理起伏变化,适时开展情绪疏导,调整上访人不合理认知,引导信访人依法理性反映诉求,更能使上访者“坐得下、听得进、有触动”。
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我们要在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下,继续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扬光大,为预防化解矛盾风险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蔡叶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