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社区治理服务群众也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从加党性修养、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真抓实干三个方面实实在在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社区工作人员,特别是社区党员在工作中要坚持不懈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奋斗目标,时刻强调坚强的党性,纯洁的党性,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社区工作人员谋划推进工作,要从群众的切身需求和感受来考量,要重视群众的实际体验和真实感受,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真正把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扎根于心。
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攻坚克难。社区工作要推进的过程中要始终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面对社区工作中出现的邻里、环境、治安、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矛盾焦点,社区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基层治理,抓好阵地、人才、团队、体系,构建邻聚力居民议事厅,推动治理重心下沉,服务力量下沉,定期开展调查走访工作,按照共性问题、个性问题,从严从细列出清单,分析研判群众诉求,制订解决方案,通过共商项目解决共性问题。
推进真抓实干,服务基层治理。社区的工作主要就是围绕居民日常有感的关键小事,需要社区一件接着一件干,一手连着一手抓,久久为功,以持续的定力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社区治理与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社区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干”字上做文章,努力做到求深、求实、求细、求真、求效,解决好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治理联动”为密钥,解好社区规范化建设,让社区基层治理更加出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