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小白”的一线心路
又是一年毕业季,高考落下帷幕,大学生走出校园,距离我大学毕业步入基层也即将迎来“一周年”。这一年,从校园到基层,从大学生转变为选调生,从普通话转变为方言。依然铭记面试时常挂嘴边的词“走下去、深下去、沉下去”,始终身处“正值青春,正该干事”的浓厚氛围中,依然坚信自己定能在基层舞台上闯出繁花似锦的未来。
回望来时路,有拨云见日之欢喜。初到岗位,是思想认识有落差、工作内容不熟悉、工作强度不适应的业务小白;初遇同事,是称呼生硬、反应迟钝、交流甚少的职场小白;初入基层,是讲方言不顺畅、遇到土狗慌张躲闪、遇到狭窄小道害怕开车,畏畏缩缩的基层小白。最初,我的工作阅历如一张白纸,经历了乡镇党委换届、人大换届等大事要事的高压磨砺,见证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落地,目睹了爱心食堂在各村发展萌芽,白纸被不断填满,不断充盈。而我也在不断压担、不断历练的过程中终于明白在基层的意义,那就是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不断延伸拓展百姓服务圈,在走泥路、爬山路、绕弯路中变得不断坚忍、勇挑重担。
踏稳脚下路,有稳中有进之底气。基层是个大舞台,驻村是个“练兵场”,于我而言,最大的转变是能从“听”转变到“说”。依然记得最初去村里,总是认为自己资历尚浅、经验不足,方言也不流利,在村里开会总是跟着驻村的老师傅,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听为主;现在的自己,会提前学习各线业务,独立梳理工作,并反复练习方言的措辞说法,在村两委会上独立布置工作,敢说敢做。一开始参加村内的党日活动,自己总是默默坐在后排,做个拍照者、记录者,看着村书记主持全流程;现在的自己能坐在台上,大胆介绍自己,有和在场的老党员对话交流的底气,面对群众的倾诉不满也有了直面的勇气。从“听”到“说”的转变归根到底是自己在基层能一步步扎实走过,在工作中积累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自己大胆走进群众、直面群众的底气。
远眺前行路,有坚定勇敢之期许。身处基层,我们面对着无尽期许和无限挑战,深化发展“枫桥经验”、扎实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倾力赋能“数字化改革”,一幅幅蓝图将通过无数个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绘就、一起谱写。基层是个火场,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舆情,基层干部的使命便是第一时间赶赴一线救火。看着身边的“女汉子”们奔走在抗疫、防汛一线;看着身边的老同志临近退休仍学习不止步、调解不停步;看着办公室的同事生病住院仍坚持“远程指挥”确保镇内工作平稳运行,我便知道自己会更加坚定勇敢地迈开步伐,为镇村发展增添更多蓬勃锐气,化“年轻”这一“不确定因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唯一解”。(浙江省诸暨市浬浦镇人民政府 钱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