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打造统一人才市场

2022-06-21 09:27:35 | 来源: 中廉导刊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意见旨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人才是各类要素资源中的核心一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应当纳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盘棋中来,通过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实现人才这一最具引领性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最大释放。

提高政治站位,下好全国一盘棋。中国正经历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过程,人才的自由流动可以有效促进地区之间分工,达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做到人尽其用。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禀赋,有些地方靠近港口,产业容纳力大,会吸引更多人才,有些地方比较偏远,则适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吸引特色人才。前段时间提出的“东数西算”就是站在全国一盘棋角度提出的有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系统性规划。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打破人才流动壁垒,让人才可以根据自身所长和各地优势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地,从而迸发最大创造力、释放最强牵引力、实现最高生产力,促进人才个体知识价值实现与服务国家发展相统一。

健全流动机制,畅通人才快车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才流动并不意味着人才流失,而是人尽其才的基本前提,要敢于向痼疾开刀、突破体制壁垒,采用“小切口、大突破”的思路健全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发展快车道。要建立符合市场化导向的人才自由流动机制,打破人才工作区域限制,建设一体化的人才资源库和市场,实现区域统一的人才评价和互认机制。通过创新人才互派、人才飞地等模式,提升人才流动效率和管理水平。要打破人才流动的户籍壁垒和身份禁锢,积极探索人才跨区域、跨条快、跨体制流动新举措,避免户籍、身份成为人才流动的“绊脚石”和“拦路虎”。承认并注重人才的主体地位,打造市场价值取向人才观,让人才流动“如泉奔涌”。

发挥本地优势,打造人才蓄水池。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对于人才自由流动,各地与其建“阻拦坝”不如修“蓄水池”,通过构建良好人才生态,让人才心甘情愿留下来。对于偏远地区来说,更需要瞄准特色,不拘一格,提高人才差异化竞争力。通过发挥自然禀赋,做到“人无我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抓住资源优势;推进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的地区就抓住政策优势;自然和人文环境优越的地区就抓住文旅优势。各地要围绕自身比较优势,集中配置资源,吹响人才集结号。通过优化公共服务,实现近悦远来。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打造人才蓄水池的强力支撑,要全面做好人才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保障、优质医疗保障等服务,充分展现对人才的重视度,做到以事业引才、以服务留才、以真心用才。(浙江省嘉兴市经信局驻秀洲区油车港镇栖真村选调生 李新龙)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