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经营“解忧店”,为民为公做好“信访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广大信访干部当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连群众心、解群众难、共群众情,经营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的“解忧店”,做群众心中最温暖可亲的“信访员”。
以“情感”为弦,架实干群“连心桥”,迈好“思想步子”。“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照映基层治理水平的一面明镜。唯有坚守人民情怀,坚持人民为本,才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持住社会平安稳定,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信访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牢记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底线思维,提升法治意识,深入基层一线。发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钉钉子”精神,涵养“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的沉着心境,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让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基层文化在“信访圈”蔚然成风。
以“勤政”为先,护佑群众“枝叶情”,踏稳“干事路子”。“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而群众意见是一把最精准的尺子,测量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信访干部要把常进农家门、常说农家话、常听农家言、常怀农家愁作为日常工作,深入“泥土”,接上“地气”,把群众矛盾等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未发之时,达到“未访先防”之境。努力营造公开透明“阳光信访”模式,让群众在公正、透明的信访环境下自由呼吸。处理信访问题时要脚“勤”眼“尖”口“才”,综合施策,紧贴群众,通过进万家、识症结、化纠纷,下大气力处理好、解决好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众利益诉求。
以“务实”为要,解决群众“急愁难”,唱响“群众调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群众的来信来访很多时候在外人看来只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但在信访干部眼里就是事关民生的“幸福指数”“实事清单”。因此,信访员们要杜绝只会远观的“盆景式”干部作为,面对群众所求所呼要深入共情、耐心回应,对群众引导为主、服务为主,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将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合理诉求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难,群策群力为人民谋幸福。(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人民政府 张歆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