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停步,奋进新时代
生而平凡,就该有搏击长空的鸿鹄之志;不甘平庸,就该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魄力;站在山脚,就该有会当凌绝顶的远大理想。正如百年前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以雄浑激昂之势号召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要以青春的朝气、青春的理想,唤醒百年沉睡的旧中国,建立青春之中华。”百年后的今天,我辈青年仍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立鸿鹄之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青年要有责任担当。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祖国呼唤青年担当,时代赋予青年重任。新时代的青年身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党要管党治党、科技攻关、国防建设、基层治理、创业创新等各项事业依然任重道远,无不需要青年的接力奋斗、铁肩担当、责任坚守。青年一代不仅要有担当,而且要能够担当。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青年人的存在方式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状况,青年人的思想状况和知识水平决定着人类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辈青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永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学习,兢兢业业工作,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青年要有崇高志向。志存高远,方能行稳致远。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王阳明曾说:“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我们常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志向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作为年轻一代,应该怀揣崇高梦想,既要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在我们这个大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人梦。具体来说,就是要心有党魂。我们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胸有全局,要深刻理解“小我与大我”“个人与组织”的辩证关系,多算一些顾全大局的“大帐”,少算一点个人得失的“小账”,始终感恩理解组织、相信依靠组织,主动把个人志向融入到全局发展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集体奋斗之中。
青年要有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孟子》曾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艰难困苦而坚忍不拔,之所以绵延数千载而生生不息,之所以几经侵略而愈显团结统一,有一个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家国情怀”。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更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是逃避还是迎难而上,是鸵鸟般躲避还是积极面对,在危难关头,无数青年挺着脊梁,奔向抗疫前沿,在那一个个年轻的面庞后面,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家国情怀。爱国报国是具体的、实践的,更是主动的、自觉的,我辈青年要把家国情怀转化为青春奋斗的激情,在各自的岗位上主动站前列,自觉创一流。“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基层是奋斗的第一线,我辈青年更要向往基层、志在基层,做基石、厚基础,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非凡,用青春和奋斗浇灌爱国之花、结出报国之果。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身处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辈青年更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不负盛世之春,尽显人生之华也。(裴文诚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老洲乡选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