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时代之问,青春作答

2022-05-27 14:32:12 | 来源: 中廉导刊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立足新时代,什么样的青春才能写好民族复兴的“时代问卷”?是壮志,是干劲,更是深情。

青春,要有“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攻坚壮志。从“两弹一星”到“蛟龙入海”,从“嫦娥奔月”到“墨子传信”,茫茫戈壁的漫天黄沙掩不了“共和国铸剑师”们的报国魂,浩渺宇宙的未知探索挡不住“摘星人”们的强国志。在通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从来不乏优秀青年,他们把满腔热血化作祖国坚挺的脊梁,不断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当代青年要秉承前辈之志,攻难题、迎挑战,以我之青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青春,当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新干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四十多年前,深圳等经济特区坚定创新、埋头苦干,为新中国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从此中国开始奋起直追,经济高速发展,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还有很多的“硬骨头”要啃,很多“冷板凳”要坐,青年要把开拓奋进扛在肩上,把锐意创新刻在脑中,向着改革难点、堵点发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争做新时代的改革闯将,不断续写中华民族“春天的故事。

青春,应有“不辞羸病卧残阳”的为民深情。贺星龙坚守乡村20载,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周永开“愚公精神”践使命,任何时候都不乏为人民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生动榜样。不负人民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价值底色,青年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要把“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当作行动指南,自觉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时刻将人民群众在心中“置顶”,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为民之心“永不打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历史的接力赛,须久久为功、一以贯之,广大青年要不负期盼,勇毅前行,以青春之奋斗答好“时代之问”。(胡濒心 浙江省缙云县方溪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