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2022-05-25 10:27:56 | 来源: 中廉导刊

“接地气”是民间谚语,大地里的力量,大地的气息,顺乎人理,接其自然。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意思是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修炼好“六字诀”成长路径,掌握“理论-实践-理论”的认知路径,方能上接天线,下通地气,做到“顶天立地”有底气。

要在理论学习中炼“智”,在实践锻炼中炼“力”。理论学习是行动的先导、实践的指南,是照耀实践前行的“灯塔”。要善于通过在读原著、学原文中悟原理。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深悟透只是开始,融汇贯通指导实践,进而推动工作,才是理论学习的落脚点,实践锻炼的立足点。在理论中找方法论,在实践中形成世界观,学与干相互融合,启迪心智、增长才能,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有生气”,方能“接地气”。

要在家长里短中交“融”,在急难愁盼中交“心”。基层工作说白了就是群众工作。把曲高和寡的道理,“阳春白雪”的声音,转化为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话语,拉开群众闭合的心扉,让群众袒露心声、打开话匣子。同时又要善于捕捉群众所想、群众所急、群众所盼,学会设身处地、善于换位思考、懂得将心比心,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用实干扛起责任,用辛苦换取幸福,以心交心,以情换情,才能“有人气”,方能“接地气”。

要在磨砺淬炼中求“实”,在火花碰撞中求“真”。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并非一蹴而就,实践才是积累经验、提升能力、获取方法的有效途径,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但又要清醒的认识到,不能只顾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实干担当虽不辱使命,但勤学善思才能脱颖而出。要善于实践、善于积累、善于提炼,探索规律做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厚积薄发、博观约取、打磨沉淀,才能“有灵气”,方能“接地气”。(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办事处 詹聪颖)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