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基层“小学生” 干好民生“大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调生要放到基层去,不要浮在上头。这是我们今后路径培养上的优化,要到下面去,给他压担子”。然而,初入基层,会遇到诸如工作熟悉、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诸多的困难和矛盾。我刚入基层,面对同事们的质疑,村民的不信任甚至排斥,让我吃了诸多“闭门羹”。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和适应,从刚入职基层时的苦恼、急躁和焦虑,到如今的逐渐从容和得心应手,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发力:
摆正位置,放低心态,快速适应基层工作环境。选调生到基层,担任村书记助理,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村书记的助手,也是村民的“服务员”。要摈弃“镀金”思想,不能认为自己是名校毕业的选调生,就头顶光环,要深刻认识到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摆正位置,放低心态。我刚到村里,从环境整治捡垃圾开始,到手把手教村民使用智能手机,再到为村民争取补贴等小事做起,快速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也让我深刻领悟到了“群众事无小事,只有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才会把你捧在手上”这句话的真谛。
虚心学习,苦练内功,以过硬本领投身基层工作。选调生到基层农村工作,首先要向周围的同志特别是老同志学习。我在基层锻炼期间的导师之一,他在基层工作了几十年,基层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我经常向他请教,学习他在处理村务和做村民思想工作的方法、原则和技巧,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以其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选调生具有学历高、理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等优点,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要把农业、科技和法律等学习抓在平时,以适应基层工作的要求,成为基层工作的“多面手”。
坚守初心,真抓实干,以满腔真情换取百姓真心。选调生到基层农村工作,要在具体事务性工作中“摸爬滚打”,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在帮助村民解决困难中获得认可。在担任驻村干部期间,我和村委干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办成的大事,比如跑部门争取了入村道路扩宽和“白改黑”工程,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得到了村民高度好评。发挥主观能动性,破解缺钱难题,利用春节乡贤回家过年期间,进行逐户走访,筹集资金,用于道路亮化和重修村古游步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选调生要想干好基层工作,需要恪尽职守、质朴勤勉的工作作风,也需要耐住寂寞、稳住心神的心境信念,更需要迎难而上、主动而为的担当精神。唯有甘当基层“小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方能解决好在基层遇到的每一个难题。(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人民政府新渥街道办事处、2020级选调生 刘庆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