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斗争中展现青春风采
无论风云变幻,青年始终是一个国家最积极蓬勃的力量,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深刻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会议指出,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面对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广大青年应当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抗疫斗争中展现青春风采。
当好“排头兵”,守好防疫“责任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北京青年杨华用鲜血写下“决心书”:要把一切贡献给祖国。今天,同样有一封封按着鲜红指印的“请战书”,年轻医护、警察、社区干部、青年志愿者,在抗疫一线铿锵有力地向祖国报到,他们都是抗疫斗争中最鲜活的力量。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极考验耐心的工作。坚持就是胜利,活跃在各个岗位上的抗疫青年应继续发挥年轻的资本,头脑清醒认清形势,躬身力行做实工作,千方百计巩固成果,以必胜信心克服日渐抬头的厌战情绪、松劲心态。
当好“技术兵”,定准防疫“指南针”。病毒不会休息,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隐匿性高,一刻不停攻城掠地。在寸土必争的抗疫斗争中,如何提质增效是刻不容缓的新课题。无论是针对变异株的疫苗攻关、研发便捷精准的抗原检测、构筑重点人员排查的数字防线,还是在基层实践中总结的民情网格地图、物资调配台账。推进科技防疫、智慧防疫,需要最具创新热情的当代青年,呼唤高校学生,也呼唤一线工作者,喜闻“高大上”的技术突破,乐见“接地气”的理念更新,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才智刻录在抗疫实践中。
当好“文艺兵”,架起防疫“连心桥”。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有群众出现“心理红码”:对高频率的核酸检测产生抵触,将核查轨迹的流调电话视为诈骗,甚至不想“清零”想“躺平”。这类人员往往所知信息片面,对疫情的严重性和防疫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广大青年应当化身“信息搬运工”“防疫宣传员”,活用“vlog”“plog”,言之有据传递科学理念,帮助公众形成正向思维,架好党群“连心桥”,画好防疫“同心圆”。
跬步千里,持久必成。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广大青年勇担时代使命,以青春的韧劲和闯劲应对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必将胜利。(浙江永康市石柱镇选调生 郑倩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