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中悟“三心”
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赴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对广大青年人寄予厚望:“希望大家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你们这代人的最好成绩!”五四精神穿越百年、历久弥新,青年干部当肩负继往开来的重任,牢记习总书记的教诲,在时代精神中领悟“三心”,跑出中国青年的“时代加速度”,按下共同富裕的“时代快捷键”。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在“五四精神”中永葆“政治忠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干部当以政治铸魂,讲大局,顾大局,贯穿一个“党”字,把牢政治方向;融入一个“爱”字,浇筑爱国情怀。做到脑有思路,不断补足精神之钙,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心中有数,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的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做到脚下有度,在实践中坚定“四个自信”,持续强化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将“政治忠心”融于魂、践于行。
以“但令四海歌升平,我在甘州贫亦乐”的情怀,在“五四精神”中坚守“为民初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信念贯彻一身。当代愚公黄大发为让村民手中有粮,历经三十多年在峭壁悬崖上挖出一条“天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其一生在为“让世界人民不再为吃饭发愁”而奋斗。青年干部当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把握好自身“人民的公仆”的定位,常思利民之策,常行惠民之举,善听百姓之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问题,为百姓的急事打好“免疫针”,在百姓难事上用好“手术刀”,让百姓在所盼望的事上吃下“定心丸”,以实际行动做群众的“主心骨”、百姓的“贴心人”。
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在“五四精神”中厚植“实干信心”。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交织,唯有奏响实干兴邦的“主旋律”,唱出使命担当的“交响乐”,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青年干部要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就要时刻保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知识折旧的紧迫感,以史为师,从百年党史中激发奋进力量;以书为师,从黄金书屋中汲取思想营养;以人为师,从智者身上凝聚榜样光芒。青年干部要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就要坚定信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摸爬滚打中增长“软实力”,在层层历练中磨出“硬功夫”,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稳扎稳打的向前迈进。(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仁宫乡人民政府 赖琪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