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不辍 路远笃行 沿“共同富裕”之路不断前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沿着五千年的文明脉络,从刀耕火种到信息时代,勤劳奋进的华夏儿女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生命的赞歌。从先秦时代的“天下大同”到如今的“共同富裕”,也无处不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总书记说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什么是共同富裕,怎么样走好这条路,成为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题中之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分化、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使命。时代在进步,实现共产主义,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也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传承中生生不息。从毛主席对农村群众收入平等的关注,到邓小平同志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提出,再到现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上升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共同富裕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刚刚过去的2021年也是我们党的百年诞辰,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我们实现了在中华大地上消灭绝对贫困的誓言,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复兴之路“一个不能少、一个不掉队”的庄严承诺。共同富裕,就是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够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人生梦想,都能够享有幸福美满的人生,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初心和使命。
学懂弄通吃透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共同富裕不等同于简单的平均主义,更不是单方面的帮扶主义,而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翻开历史的扉页,从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锅饭”主义在中国是没有出路的。从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开始,我们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的口号在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共同富裕也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富有,在生态环境、法治管理、文化生活等方面对国家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何实现一个让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存,让“依法治国”和“以人为本”共建,让“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涌现,应当作为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将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不竭动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势必要面临重重考验和荆棘波澜。我国的国情特殊,地缘辽阔致使生态环境、文化习俗、经济发展水平迥异,而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得平衡发展和稳定的难度提升。如何打破固有的利益藩篱,如何推动产业结构变革向“供给侧”转变,如何利用好科技文化的利剑,都离不开深化改革的勇气和举措。当下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着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的双重考验,推动改革往“深水区”前进,就要求我们要在“变局”中求“不变”、在“周期”中求“逆行”,更多关注民生、更重强调变革。首要应做好顶层设计铺陈,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合理安排第一二三次分配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主体作用,做好“山海协作”、形成联动效应,重视人才和教育培养、挖掘科技发展的辐射作用,助力形成“橄榄型”社会分配结构。
改革之路一定是曲折和迂回的,“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面对困难挑战,更需要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抓铁有痕的定力去实践、去探索,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王侯安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横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