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民以食为安,攥紧手里种子

2022-04-18 17:15:16 | 来源: 中廉导刊

2022年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注种源安全问题,曾多次赶赴农田察看新种源农作物的长势,了解新种源的研发与实施情况;多次主持召开或参加有关种源安全等相关会议议题,反复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种源要自主可控,种业及科技要自立自强。笔者就是一名农民子弟,面对种源“卡脖子”问题,祖祖辈辈在黄土地间耕地选种,摸索种子的脉搏。

技术是核心,推动种源产业创新发展。种源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我们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引入某些优良基因,改良传统种子的基因品质,培育转基因新型种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与营养;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优化种源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渠道,加强国家种源数据库建设,保证种源数据库的质量与安全,便于科研探讨与信息共享合作,加快种源科研成果转化。

人才是关键,促进种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种源的产业发展离不开科研人才团队建设。我们需要引进种源科研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学历科研人才,加强科研团队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探讨,提升科研人才的研发创新能力,塑造一支极具创造力、凝聚力、执行力的顶尖种源科研团队;我们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改善科研人才的薪酬待遇,保证科研人才的产权保护,确保科研人才不流失,为种源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制度是保障,助推种源产业健康发展。种源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法治保障。随着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虽然扩大了种源权利的保护范围与力度,完善了种源侵权的民事赔偿标准与行政处罚制度,但我们国家仍然亟需修订与新《种子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加快形成以新《种子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规范体系,为我们的种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我们的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也需增强维护种源安全的工作责任感,建立建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种源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强化涉嫌种子犯罪的惩处力度,有力保护种源产业研发者、生产者、实施者的合法权益,运用制度导向激发种源研发创新活力。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与统筹协调下,在各级党委及政府的保障实施与指导监督下,我们必将打赢种源振兴这场翻身仗,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杭州西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王伟亮)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