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三对关系”,让奋斗充满实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奋斗已然成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最具活力的特色和最靓丽的底色,年轻干部要持续用好奋斗这个“成长密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把握好“三对关系”,让奋斗充满实感,让成长更有收获。
平衡“快”与“慢”,让奋斗更有方向感。古人云:善思则善行,善谋则善为。建功新时代,年轻干部不仅要起而行之,更要先思而后行之。当下一些年轻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有时会陷入瞎忙的“事务主义”泥淖,片面追求快速完成手上的工作任务,不思考不总结,看似忙忙然,实则茫茫然,这类年轻干部,用行动上的“伪勤快”来掩盖思想上的“真懒惰”,丢失了进步的方向。“磨刀不误砍柴工”,年轻干部要为工作“快运行”提供一个“慢思考”的宝贵时间。思路清谋划明是成事的前提,年轻干部不仅要立干事之志,更要有成事之思,越是急难险重,越要静心谋划,越是千头万绪,越要一丝一缕,有的放矢才能善作善成,通过“慢思考”促进工作的“快成效”。
看淡“得”与“失”,让奋斗更有成就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国传统仕人的政治抱负,也是新时代年轻干部应该具有的“国之大者”。年轻干部大部分都是“三门”干部,有蓬勃的干事活力,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就会在处理“大我”和“小我”间失了方寸,导致在工作中找不到获得感,逐渐丧失了动力,更有少数年轻干部错误地将金钱和享受作为“所得”而最终步入歧途,与初心背道而驰。忘怀得失未必“失”,患得患失未必“得”,年轻干部要充分继承我们党看淡得失,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要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自我奋斗的成就感联系起来,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实现自我价值,在群众的欢声笑语中感受奋斗所得。
兼顾“远”与“近”,让奋斗更有历史感。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年轻干部作为单位的活力细胞,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把自己的优势长处放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考量,聚焦重大工作决策部署,主动把工作放进去,把职责联进去,把能力摆进去,努力成为推动党委、政府中层工作稳步发展的“攻坚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年轻干部要遏制脱离实际的政绩冲动,矫正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在谋事干事中既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也要铺垫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好显功,也要做好潜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要个人功名,追求人民口碑,不贪虚名,不务虚功,做出既让人民满意,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成绩。(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委编办 郝兵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