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三个意识”,红色助力抗疫
3月以来,新冠疫情进入“倒春寒”,国外防疫纷纷“躺平”、国内舆论出现懈怠和侥幸倾向、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多、传播快、发现难,防疫思想意识和实务实践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形式复杂严峻的疫情面前,必须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疫情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党员干部工作中的不足与漏洞;疫情是一次测验,考验出党员干部的应急能力和真实本领;疫情是一场战斗,锤炼着党员干部的信念和意志,在一次次“冲锋陷阵”中捍卫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各位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要于三处着力,做好信息的传达者、细节的落实者、民生的保障者、防疫的中坚力量。
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当前本土疫情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仍在上升,部分地区尚未阻断社区传播,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表示,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加强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储备,千方百计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中央的政策指示是党员干部工作的基调与方向。经过长时间的严防严控,民间出现了一些懈怠、放松的声音,但中央对于防疫的大政方针没有出现根本性、实质性的变化,因此党员干部应当充分落实上级政策,解决好政策出台到落实最后一步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与民众朝夕接触的一线党员干部要关注民情民论,注意舆论走势,适时给予引导,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防疫工作,防患于未然。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多为轻症和无症状,输入来源更为隐匿,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链条更为复杂,这就对防疫工作的细节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防扩散和防新增并重,针对已有的存量确诊病例,集中隔离医治,在保障民生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要求密接群体居家隔离监测,谨防社区扩散;而对于外来人员、车辆等进行严格排查,把疫情“拒之门外”;各个管辖范围间可以联动工作,切不可顾此失彼、以邻为壑;另一方面是加强督查管理,完善问责追责机制,对于疫情期间安保人员、医护人员、街道工作人员等加强日常工作检查,提高工作效能,编织防疫的人力密网。
增强系统意识,推进全民防疫。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作,党员干部要增强系统意识,通盘考虑,积极整合社会力量。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各方的一致努力,而党员干部正是凝聚各方力量的纽带和中枢。除去日常排查、收集信息等工作,社区还要通过公众号、电话以及实地宣传等方式加强居民防疫意识,并联合社区志愿者,摸排社区人员状况,尤其要关注身体状况不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全力保障民生需求。基层防疫工作量大,党员干部不仅要身体力行,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人民的工作,也要巧借公益团体、社会组织的力量,发挥居民自治的凝聚力,共克时艰,迎接暖春。
防疫工作不是速度战、闪电战,而是迂回战、持久战,党员干部应以一以贯之的决心与勇气,和民众一起筑牢防疫统一战线,坚决捍卫民众的生命健康权益,共建平安健康街道。(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办事处 刘雅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