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创新 > 文选 > 正文

常思“清”与“明”,积蓄奔跑的力量

2022-04-02 13:37:10 | 来源: 中廉导刊

芳菲尽,春寒料峭,而今又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在中华文脉的传承中,既是尊祖敬宗、抚今追古的肃穆时刻,也是催护新生、迎阳沐春的大典时节。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在传承清明传统风俗的同时,也当赋予其内核以新义。常思“清”与“明”,不忘立身之本、固位之责,以人民公仆的政治品格,彰显朝气风范。

首思清晰,明志启程。“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可见“源头”的重要性。“源头”代表的是理想、是信仰。一个拥有坚定信仰的人,他的眼里是有光的。对于青年干部而言,昨天还是象牙塔尖里的高材生,今日便成了社会课里的小学生,免不了一顿摸爬滚打、总做的鼻青脸肿。无论是面对顺境还是逆境,总该拿出“厚脸皮”去面对,通过分真辨假来练就“钢筋铁骨”。常补精神“钙”,不得“软骨病”。思路是在自我复盘中越见清晰的,方法也是在积累的经验中总结提炼的。不骄、不馁、不装模作样、不弄虚作假,在迷茫中拨乱反正,要在真学、真懂、真心、真用上下一番苦功夫,把握其中的历史担当与信仰追求。须知人间正道,却是沧桑,而这漫漫征途,路歧且长,但行其间。晓得明志即亮灯,也看得清楚起点再出发。

再思清静,明理笃行。人能常清静,天地方回归。“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办公桌前,总堆着文件通知、稿纸笔墨;窗外亦是风声雨声谈话声、杂乱得没有头绪。年轻人总是要多做做的,也要多“放空”自己。常以静心,驱散戾气。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我们总能在复盘中反思行为、找到缺点、端正态度,亦能日臻完美。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青年毛泽东常在闹市中研习知识,我们也应该在工作中以静取进。真理总是越辩越明,却也需要从具象到抽象的凝练。明公正道,是工作的“理”。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必答题,去走访入户、去调研咨询、哪怕去攀谈嬉笑,不断收获最广泛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在动重静,在静中动,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要知道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而我们笃行先明理,做的是百姓实事,为的是行稳致远。

又思清勤,明德远航。“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基层工作是错综复杂的,而青年干部也总会迷茫无措,抱怨着没方法。巧不掩拙,笨未必会掉队。勤尽事毕,多做的过程就是多积累的过程,也是多思考的过程,更是多总结、多提升的过程。好事多磨,工作更如是。对待难题,要勤思考;农村工作,重复是最好的起步。不嫌弃烦、不嫌弃类,只嫌弃畏惧和懒惰。位居者不知行,写着“糊涂文”、做着“糊涂账”,便失去了为民初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奉承声中保持警醒,在赞扬声中保持觉醒,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待这些,学以致用更要学以善用,确保每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群众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知行合一,实践是最好的标准。不放弃,才是青年干部的代名词;不放松,是青年干部破解难题的第一把“金钥匙”。

时代在奔跑吗?或许是的。也有可能是许许多多的青年干部在奔跑,带动着时代画卷的滚动,常思“清”与“明”,积蓄力量,塑造新时代青年干部的风“清”景“明”。(浙江省松阳县斋坛乡人民政府 罗继超)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