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热土 书写青春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玉不琢不成器”,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要想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就要深深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将个人理想信念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在基层这块“磨刀石”上淬炼思想,磨砺意志,铸就本领,奋力书写最美的青春宣言。
扎根基层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基层作为联系与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年轻干部施展理想抱负最好的平台。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办群众之所需。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时期就思考如何为当地老百姓谋幸福,通过修建沼气池,改善了农村能源问题,还解放了生产力。年轻干部要向习总书记学习,深深扎根基层,紧紧依靠人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转化为现实。
扎根基层要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胸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基层的工作常常被喻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贯彻落实各种政策方针的“最后一亩地”,基层的工作往往繁、多、杂、难、累。年轻干部的成长环境较为优越,作为天之骄子,书生意气地出走象牙塔,本想着能够“挥斥方遒”,未曾料到被派驻偏远乡村,整日处理各种看起来不够“高大上”的事务,往往存在心理落差。习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到条件最艰苦、情况最复杂、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是年轻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的担当。
扎根基层要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初心使命。“流水不争先”,干部成长是一个能力和实践逐渐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习总书记曾强调,“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生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基层便是修炼理想信念的最好去处。在基层,直面倾听民生艰难困苦,走遍田间开展调查研究,剖析研判政策执行效果,都是在时刻鞭策自己牢记理想信念。“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同志放弃大城市优渥的生活来到扶贫第一线,把生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基层年轻干部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以“功成不必在我,克难必定有我”的历史使命感,当好“孺子牛”,甘于奉献,敢于作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选调生 茅铭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