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两会精神,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2022年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议题的第19年,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如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添柴加油”?如何为促进共同富裕“添砖加瓦”?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我们为什么成功、未来我们怎样继续成功的中国密码,更是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下,为乡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和深刻的理论内涵。
高瞻远瞩,战略擘画。“我们村未来会不会征地拆迁?”、“这版村庄规划什么时候实施?”......基层百姓之所问即乡村的未来何去何从,乡村发展如何行稳致远,需要着眼全局、应对变局。面对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为筑牢三农这块“压舱石”,需要明确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牢牢坚守两个“底线”,以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障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除了巩固成果守底线,更需锚定目标开新局——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助推产业融合,启动乡村建设,以全域综合发展的视野,制定个性化的乡村整治方案,才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提出的口号:“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既已锚定目标,则需真抓实干的践行者落实宏伟的蓝图。基层党员干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是乡村发展破浪前行的“掌舵人”,应积极发挥示范先锋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坚守初心和使命,不断破除窠臼、奋发作为。万山磅礴看主峰,沧海茫茫望灯塔——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以“事在人为,为者常成”的坚定信念,用好联村党建平台,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五级书记抓振兴,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殷殷嘱托。
团结奋斗,全面动员。“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应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在共同富裕示范建设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在乡村发展之路上搬走“人力资本不足、人才缺口较大”的绊脚石,乡村需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做好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健全“规划师下乡”机制,探索“项目+人才”模式,构筑院校联合育人平台,聚合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不能只靠村干部“单打独斗”,也不能完全借助“人才”外力,更应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通过增加村民种粮收益、畅通民意反馈渠道等方式,引导广大村民共建、共治、共享,让村民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家园建设,才能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全面振兴、共同富裕”的美丽画卷。(季琳 浙江宁波奉化区选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