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干群关系 不忘初心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教育,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永恒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和反腐败斗争的持续开展,各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深化,为民服务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
深化干群关系,健全群干沟通。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实的社情民意,是需要干部真正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换位思考,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办好群众身边的小事,不应在嘴上说一说,文上写一写,更应内化于情、见之于行。自己在办事窗口站一站,就会多了解一些对群众办事难的切肤之痛,少一些敷衍拖延的官僚主义,只有俯身躬行、深入群众,才能听到真心话、发现真问题。
深化干群关系,秉持一颗的公心。在为群众办事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一颗公心,坚持公平、公正、公道、公开的原则,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看法或者是关系亲疏的原因而偏向其中的一方。坚持一切权利都是为了人民,一切按纪律、按规矩、按程序办事,坚决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不正之风。不怕得罪人,要懂得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在维护人民利益上敢于挺身而出,坚决查处损害群众权益的失职渎职和违法违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在人民心中树立良好干部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深化干群关系,涵养“润物细无声”的耐心。事关民生的事就不是小事,基层干部对待群众的态度至关重要。面对来信访的群众,端正自己的位置,将信访群众放在心上,要有耐心,循循善诱,把自己和群众放平等位置进行交流、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以良好态度赢得群众的信赖,引导他们依法合理解决诉求。同时,要认真钻研基层政策法规,学习各类知识,使自己成为处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专才能手”。面对长期未解决的矛盾,各方要建立健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化解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社会救助、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促使疑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精彩华章,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优美画卷,在砥砺前行中展现。德才兼备方能想之于民、用之于民;热爱山川,方能取舍有度、持续发展;紧跟时代,方能竭尽所能、履行本职。广大听者应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服务理念奏响时代强音,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服务信念扬起时代风帆。(浙江宁海县桑洲镇人民政府 朱海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