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才亦有“道”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近年来成为撬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为此,各地轮番上阵、敲锣打鼓,开出各种“豪华套餐”向人才抛出橄榄枝,意在传递招贤纳士的诚意,以期将“天下饱学之士”聚之囊中,也掀起了竞争激烈的“抢人大战”。然而,君子爱“才”,“引”之亦有道。
厚植育才成才的“黑土地”。兴贤育才,为政之要务。招才引智,首先是要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要发挥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树立鲜明正确的用才导向。以供给侧需求为导向,开展“地方+企业+高校”订单式合作模式,推进“产业+人才”“园区+人才”“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深化与高校战略合作,通过专家顾问、智库支持、业务培训、学历提升、挂职锻炼等方式,善补齐人才培养链条,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要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要强化“深水养鱼”,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开发和职业技能人才的梯队建设,把准乡土游子梦中的乡土味,用浓厚的画里乡村、梦里乡愁唤醒乡土人才“洄游”本能。
练就识才辨才的“透视眼”。“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招才引智,还要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练就吹糠见米、大浪淘沙的识才能力。人才甄选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要以价值观和能力作为标准,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要论能力、看水平、凭实绩,让“李庆恒”“李佳琦”们竞相涌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坚持五湖四海选人才、不唯地域界别引人才、注重赛场火场辨人才,依托“揭榜挂帅”等创新载体,把真正能解决问题、有利于推进工作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要做到看人看主流、用人用所长,将人才放到最为合适的岗位,因岗选人、人岗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才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实现人才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筑好惜才爱才的“凤凰台”。“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凤凰来了,关键还要留得住。要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与优化人才环境结合起来,从心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人才洼地”和“虹吸效应”。要坚持“用”字当头,努力通过科学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把人才的专业特长、能力水平、优势短板识别出来。依托人才码等数字化手段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落实好政策落地、待遇保障,多给“真金白银”,少开“空头支票”。要完善领导联系服务专家机制,解决好人才床位、学位、车位、地位等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当好后勤主管。要精心呵护人才,让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真正打造“用一贤人群贤毕至,见贤思齐蔚然成风”的招才引智环境。(浙江浦江县委组织部 陈孙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