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三下功夫” 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党员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这对年轻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指明方向,要求广大年轻干部守牢初心、摒弃私心杂念,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年轻干部要着力砥砺党性,锤炼“臣心一片磁针石”的政治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对于年轻干部而言都是毕生要修的重大课题。当代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元化格局,国际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冲突仍然存在的情况下,部分年轻干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信念上发生了动摇,甚至站在了党的对立面。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未来力量和活力源泉,承担着开创美好未来重要使命,党性修养也要与时俱进地增强,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谋事业、做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放在人民福祉之上。
年轻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磨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担当。年轻干部要有作为就要有担当,敢于担当才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历史上战国时期的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都在警醒我们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新鲜血液,是未来发展的新生力军,要端正政绩观,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在面对成绩时,要看淡个人作用、个人得失,更多考虑组织利益。特别是要深入基层,加强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善讲“群众话”,善做“群众事”,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年轻干部要强化底线思维,保持“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政治觉悟。身处在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应时刻对标对表,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时刻加以自我约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有些年轻干部甘做“咸鱼”在工作中“躺平”,有些则风险意识和抗挫能力不够,还有些碍于情面动摇了原则。古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年轻干部在面对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敢于肩负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切实强化风险意识,尤其在眼下疫情防空期间,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完全之策来确保万无一失,让能干实事干成事干好事成为不可逾越“底线”。(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供销联社 丁桢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