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 让理想信念在奋斗路上发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作为年轻干部,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知之、信之、行之”三法,不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做到“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知”必深,让“先知其史”提升青年干部的“基础代谢”。坚韧不拔的理想信念不会自然产生,党性修养的提高,需要通过“知之”将思想理论内化于心,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不难发现“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都是脊梁”。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从“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鲁迅,到“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的延年、乔年;从“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的黄大年,到用生命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等等。他们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挺直的精神脊梁。
“信”必笃,让“长信其道”成为青年干部的“基因表达”。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青年干部要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与筋骨,融入思想和心田,融入自己的一言一行。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在央视播出的专题片《零容忍》第一集《不负十四亿》中,孙力军就忏悔道:我的问题主要出在我丢失了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放松了自己、在心理上扭曲了自己、在行为上放纵了自己。
“行”必坚,让“力行其魂”强化青年干部的“肌肉记忆”。理想信念不是写在纸上的空洞文字,不是喊在嘴里的大声口号,它在两弹元勋赵忠尧,就是当“乞丐”也要牢牢抱着的咸菜罐里;在血战三天三夜,一个连仅一人生还的长津湖里;在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北斗环宇的欢呼声里;在北京冬奥场每一次五星红旗升起的注目里等等。你我向善,则国家向上。祖国是由广大人民组成的,亿万中国人,皆身兼强国兴邦之责,尤其是年轻干部要把实事办到群众家门口,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把难事解决到群众急需时,积累群众的信任,赢得群众的支持,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知”愈深,“信”愈笃,“行”愈坚。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一生践一诺,以身许祖国,用你我点滴努力,孕育中国未来的成就与分量。(浙江乐清市清江镇人民政府 杨鸣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