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破坚冰,拆违先“拆心”
——浣东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以引导代替强制,实现违建“零冲突”自拆
九月十一日,位于诸暨市暨东路别墅智造厂区内的一处违建样板房,在浣东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的持续努力和温情沟通下,得以顺利拆除。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拆违行动,更是一场从对立到理解、从抵触到配合的“人心工程”,生动诠释了“依法行政”与“人性化执法”的深度融合。
今年五月第一次上门沟通时,该别墅制造公司的法人情绪非常激动。“这房子我投入那么多钱,就建在自己厂区里面,现在你们突然说要拆,我这损失谁来承担?”面对当事人的不解和抵触,队员们没有强行推进程序,而是耐心出示执法证件,并拿出相关法律条文,诚恳地解释:“虽然建在您自己的厂区里,但这样一个样板房不属于你的私人物品,它属于建筑,既然是建筑就要取得相关的建设许可和规划许可,而您确实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就属于违建。我们作为执法部门,必须依法办事,也请您理解。”
首轮沟通虽然不顺,但我们并没有气馁。中队明白,简单粗暴的“一拆了之”解决不了深层问题,真正关键的是化解对方心里的疙瘩。于是,中队领导带着几位经验丰富的队员又一次次主动上门。
“老板,我们知道您建这个样板别墅是为了生意,现在大家做生意都不容易。但是您想,如果大家都这样随意搭建,咱们诸暨会变成什么样?环境太乱还在其次,关键是安全隐患,你们这个别墅建设没有经过审批,我们这样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您带着顾客在样板房里看房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责任完全由您承担,这个后果你想过吗?是不是几年白干?我们拆除违建,实际上是对您的权益的一种保护,希望您能理解。”
另一次沟通中,当事人忍不住抱怨:“这拆了以后,客户来看啥?我生意还怎么做?”执法队员一下子听出了他真正的担忧,马上接过话,替他盘算起来:“您别急,这个我们也能帮着想想办法。比如您办公楼里有没有合适的位置,简单布置一个小型样板间?或者我们也可以帮忙问问园区,看有没有合法的临时展示区域帮你申请一个么好了呀?”队员站在他的角度这么一说,为他实际问题找路子,对方心里的抵触也渐渐松动。
一次又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让当事人看到了中队依法行政的决心,也感受到了执法者为民考虑的诚意。他从最初的“门难进、脸难看”,转变为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最终,当事人彻底想通了。“你们一次次来,道理讲得明白,也为我的实际困难着想,我再不配合,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主动致电中队,明确表示将自行拆除。
九月十一日,浣东执法中队队员前往该违建所在地对违建进行指导拆除,拆除之前,中队指导拆违人员将内部一些可回收使用的物品搬离建筑。
在拆除的过程中,浣东中队相关负责人向拆违人员做出指示,要求他们在拆违的过程中务必注意保护好违建周边的其他设施,这是我们做拆违工作的前提。
经过数个小时的现场指导和监督,在中队的现场指导和协助下,当事人安全、彻底地排除了该处违建,场地也已清理恢复原貌。
本案的成功化解,正是我们浣东综合执法中队深入践行“721工作法”的真实写照——用70%的服务解民忧,20%的管理优秩序,10%的执法守底线。它清晰地告诉我们:执法不仅要有恪守法律的“刚”,更要有体恤民情的“柔”。真诚的沟通,如同春风化雨,能消解隔阂、唤醒共识,引导公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守法,最终实现法律权威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展望未来,诸暨浣东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将继续坚持对违法建设“零容忍”,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查处。但我们更愿把力量放在前端——强化宣传引导、深化沟通理解,力争将违建问题止于萌芽、我们期待与广大市民携手同行,共同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宜居的美丽诸暨。(赵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