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制观察 > 安全资讯 > 正文

“智能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切莫耍“小聪明”

2025-04-29 17:21:08 | 来源: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纱帽街道办事处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具备L2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达到57.3%。拥有智驾让我们开车更轻松、停车更方便,使生活更便利,但“智能辅助驾驶”可不是“自动驾驶”,部分用户对技术过度依赖,甚至忘却了“驾驶员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基本共识。近年来,因为驾驶人未按规定使用辅助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相关案例屡见不鲜。维护交通安全,规范“智能辅助驾驶”还需“多管齐下”。

车企要履行社会责任,在技术层面强化异常状态监测,通过OTA升级封堵漏洞,提高系统检测“安全带延长接头”和“方向盘配重块”等违规配件的能力,当驾驶员试图绕开系统监管或者疲劳驾驶时应该立即提醒并在有条件时退出。同时要规范化宣传,区分自动驾驶和智能辅助驾驶,避免虚假、夸大宣传,如宣传“L2.9+级智驾能力”“全程零接管”“自动驾驶”等等。

消费者要摒弃“便利优先”思维,牢固树立自身才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认清任何规避安全设计的“捷径”都是通往危险的悬崖,切莫自己耍“小聪明”。要对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有更客观、更准确的认知,对自己、对家人朋友、对所有的交通参与者负责。

政府要加强行业监管,尽快出台智能驾驶和车辆配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打擦边球、误导消费者的企业及时约谈、处罚,责令售卖“安全带延长接头”和“方向盘配重块”的厂家与平台停止销售,不给耍“小聪明”的企业可乘之机。

我们梦想中的车辆“自己开”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但不是现在。在车辆驾驶安全、智能、舒适之间,安全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智能、舒适都要依托安全才能存在,切莫本末倒置,因小失大。“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耍“小聪明”往往适得其反,我们不妨等一等,待技术成熟时再畅享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宋顺邦)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