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百姓民生 > 体育 > 正文

拼搏中进球,实干中进位

2025-09-14 10:35:58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政协办

“场场精彩、场场爆满”已成为“汉超”的主旋律,高水平的比赛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感官刺激,更是融入人们生活的话题。“不服周”的精神从赛场延伸至场外,球迷们“口水仗”打得火热,但实力不能仅体现在“嘴强”上,武昌的目标始终是“最强”。目前,武昌赛区拼得难舍难分,东湖高新区队以2个胜场的优势暂列第一,武昌队以1胜1负的战绩与洪山队、东湖风景区队并列第二,仍有冲击积分榜第一的可能,这种可能性既来源于对位青山队稳扎稳打、乘胜追击的沉稳中,也植根于面对东湖高新区队沉着应变、先立后破的坚韧里。

这股从绿茵场蔓延开来的气质,恰如武昌在区域发展中展现出的进取与韧性。武昌队在顺境中守住优势、乘胜追击,在逆境中调整阵型、寻找突破,恰如武昌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变局。

比赛胜利不在于某一粒进球,而是把握每次攻防的机会,将优势转化为胜势,赛事如此,城市发展亦是如此。近年来,武昌区立足科教优势,积极推进科教人才优势向创新发展优势转化,围绕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和武汉大学,完善功能配套、优化创新生态、培育科技企业,加快建设中科·武大智谷环大学创新发展带。为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武昌整合多方资源成立中科·武大智谷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中心,构建“1站+7中心”的“北斗七星”服务体系,形成“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全生态,逐渐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项目落地、产业集群发展的沃土,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赛场瞬息万变,面对不利局势,武昌队尝试变阵,寻求突破,恰如武昌主动求变的发展路径。面对快速变化的产业发展形势,武昌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大力实施“黄鹤楼星空计划”,聚焦数字经济、双碳产业,成功打造武汉数创大厦、碳汇大厦等标志性楼宇,集中规划布局中科·武大智谷、武汉滨江数创走廊等科创产业空间,吸附了阿里巴巴、抖音支付等数字经济核心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显现,成为武昌稳增长、促转型的潜力库、动力源。

“大成武昌,锐不可当”不仅是武昌队驰骋赛场的口号,也是武昌区发展势头的写照。从球场上的团结协作到产业生态的协同创新,从球员的必胜信念到企业的发展信心,武昌正以一种“不服周”的精气神,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在“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中,武昌区较去年再进1位。排名第40位,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成为中部地区极具竞争力与吸引力的城区典范。

绿茵场上的较量仍在继续,武昌发展的征程也勇往直前。城区的竞争力,不仅在于GDP的数字,更在于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无论是冲击积分榜首的武昌队,还是创建“一流城区”的武昌区,都体现着“以实干积蓄实力”的精神,这正是武昌面向未来的最大底气。(詹宁)

【责任编辑:顾浅怡】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