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近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勾勒出湖北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阶,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上半年GDP增长6.2%,多项指标全国靠前、中部领跑。湖北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开放协同与民生改善共同造就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湖北将民生改善融入高质量发展脉络,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注入了持久活力。
在促进就业方面,湖北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超过90万人,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连续3年超过40万人,去年全省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超过46万人,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才俊选择建功湖北。这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千家万户的生计所系、希望所在。稳定的就业不仅为社会注入确定性,让劳动者拥有了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机会,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消费市场和人力资源支撑。
在医疗服务方面,湖北着力推进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推进流程便捷化、就医智能化、服务人性化。86%的县建成三级医院、城市12分钟急救圈、农村30分钟医疗圈初步形成。建成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病理服务全流程数字化、智慧化。2021年,我省人均预期寿命从2017年76.63岁增长到78.71岁,五年增长了2.08岁,位居中部省份前列,群众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提升不仅守护了人民健康,更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长江干流湖北段连续6年水质保持Ⅱ类,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Ⅱ类。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8%,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为“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2024年全省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同比近3年明显改善。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湖北正将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正在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它激发了内需潜力,夯实了人力资源,优化了营商环境,凝聚了社会共识。当千万湖北人民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时,他们就不仅仅是发展的受益者,更成为发展的参与者。湖北的发展实践证明,民生与发展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民生促发展,以发展保民生,这条良性循环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为湖北“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注入了最温暖的底色。(袁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