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形式主义陷阱,以公私分界守护人间烟火
2025-07-18 16:27:43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
禁止违规吃喝,绝非否定正常的人间烟火。这场看似聚焦“餐桌”的行动,实则是检验治理智慧与民生温度的试金石。
违规吃喝从来不是简单的饮食行为。党中央从八项规定破题,正是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通过管住少数人的“嘴”,守住千万百姓的“心”。这是对政治生态的深度净化,更是对执政根基的稳固重塑。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因违规吃喝问题被查处的党员干部数以万计,这些案例无不印证:若纵容餐桌上的腐败,必将侵蚀党的公信力,消解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餐饮业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承载着从业者的生计,牵连着供应链上下游的无数家庭。如果是简单粗暴的禁令,不仅会让商家门可罗雀,更斩断了民生经济的毛细血管,让城市失去应有的温度与活力。
精准治理的关键,在于划清公权与私域的边界。政策的“红线”应精准锁定公款滥用、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以“零容忍”态度清除政治生态的毒瘤;而“绿灯”则需为正常的人情往来、商务宴请留出空间,让餐饮消费回归生活本质。正如人民网评所言,纪律剑指的是权力异化的病灶,而非私域里的寻常烟火。这要求执法者既要有“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原则性,也要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灵活性,避免将“严管”异化为“管死”。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违规吃喝整治不应是一场“非黑即白”的零和博弈,而应成为检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尺。只有以“绣花功夫”分清违规与正常的界限,以“系统思在反腐与民生间寻找治理的平衡点,才能读懂违规吃喝整治的深层逻辑。(李书杰)
【责任编辑:徐嘉汶】

手机版
相关阅读